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經濟新聞
『領頭雁』帶領鄉親們闖出新天地
哈爾濱新聞網 2021-11-03 10:10:11 【 字體:
 

『探尋「十八連豐」背後的冰城密碼』系列報道之二

『領頭雁』帶領鄉親們闖出新天地

哈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邁進

合作社為村民收獲玉米。

  又是一年豐收時,遍地金黃糧滿倉。

  鄉親們說,這些年的豐收喜悅,除了要靠汗水和勤勞交換,越來越離不開『領頭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引領。在他們眼中,這些『領頭雁』能帶領大家找准方向,帶著大家『飛』進新天地。

  在冰城的農民合作社種植基地裡,處處可見振奮人心的豐收場面,托管種植模式讓零散土地連成了片,大型農機經統一調配馳騁在田野中,很多鄉親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櫃』,甚至人還在外打工,家裡新糧已顆粒歸倉了。

  近年來,哈爾濱市堅持把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作為構建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載體來抓,以典型引路、重點培育、政策扶持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方向邁進。

  聚土地連市場『田管家』促進冰城農業提質增效

  成熟的玉米色澤金黃、籽粒飽滿,在延壽縣安山鄉,托管種植模式的3000畝玉米地連成一片,大型收割機在田裡放開『手腳』縱橫馳騁,快速將『豐收在望』變成『新糧滿倉』。

  『把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就好比僱了個「田管家」,交了托管費,育苗、插秧、施肥……直到最後收割,全程不用我伸手,秋收以後糧食送到家門口,太省心了。』安山村村民帥玉東已與合作社續簽了明年的托管合同,將130畝地全部交給合作社托管,他可以放心出去打工了。

  土地托管,就是農戶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合作社等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這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

  安山鄉是延壽縣『第一個吃螃蟹』的托管示范鄉之一,依托農民合作社,今年該鄉零散土地連在一起後成方成片,徹底實現了規模化種植。

  今年,延壽縣嘉禾春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該縣4個鄉鎮的2.1萬畝農田提供托管種植服務。『我們和農戶簽訂了托管合同,就必須要當好這個「田管家」,保證秋收時土地增產、鄉親增收。』合作社理事長宋志忠告訴記者,托管種植由合作社統一團購優質種子和化肥,種子和肥料均購買省、市、縣農業部門推薦的產品,聘請專業農機手深耕播種作業。收割時,調配大型收割機械集中作業,收獲的水稻、玉米送到農戶家門口。如果農戶有意願,合作社也可以直接高價收購糧食。

  一手聚土地,一手連市場。有了規模化經營的土地,還要與市場對接,合作社就是小農戶與大市場間的橋梁。為了『種得好賣得好』,保障入社鄉親們的利益,嘉禾春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精心打造統一品牌,通過參加各類農博會、農產品展覽會、網絡營銷等,擴大延壽香米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此外,合作社還和『天津利達』等大型糧油貿易企業簽下了超萬畝的水稻訂單。

  在冰城,越來越多的農民合作社正通過訂單農業和規模化生產與市場對接,不僅解決了農民『種什麼、怎麼種、賣給誰』的問題,還把『好收成』變成了『好品牌』『好收入』,助力冰城好糧開拓出一片廣闊市場。

  新技術新理念家庭農場『領跑』綠色生態農業發展

  三春不如一秋忙。一邊忙著組織鄉親收割莊稼,一邊忙著帶領大家在電商平臺上賣糧,成了賓縣民和鄉太和村『新農人』於宏偉的日常。

  前不久,於宏偉被評為鄉裡『最具帶動能力家庭農場』農場主。獲得榮譽的於宏偉不敢懈怠,他知道,榮譽背後是鄉親們信任的目光和更大的期待。

  紮根鄉村辦家庭農場的幾年裡,於宏偉把目光瞄准了種植綠色、有機水稻。選種子和肥料進行試驗,他前前後後用了3年。每年春耕,於宏偉育苗、插秧都搶在前頭。去年秋收後,他采取秋擺盤、秋備土、高做床等措施,提前為今年春耕做好了准備。在今春氣溫低、濕度大的氣候條件下,他又采用『三膜覆蓋』技術提高大棚內的溫度。在他的帶動示范下,今年全村水稻秧苗長勢良好,迎來大豐收。

  『搶農時,就是搶商機、搶市場。』於宏偉摸索出了自己的種糧之道。他經營的宏偉家庭農場共有水田260餘畝,他沒有種植最常見的水稻品種,而是選擇和同村鄉親們抱團兒,種早熟品種綏昇稻1號、晚熟黑米品種黑珍珠、糯米品種龍粳57。

  『早育苗、早插秧、早上市,10月前,我家今年的新米就搶先上市了,黑米和糯米也能搶先上市。』這名『80後』新農人說,黑土刨金,未來要靠眼界、靠頭腦。

  記者在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7690家。同時,哈爾濱市鼓勵現有規模較大的專業種養戶成立家庭農場,鼓勵城鎮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家庭農場,支持外出務工農民、個體工商戶、農村經濟人等返鄉從事農業開發、創辦家庭農場。

  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的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正在冰城希望的田野上努力耕耘。他們帶動小農戶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他們正在成為生態農業技術的使用者、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實踐者。

  作為『領頭雁』,蓬勃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冰城農業帶來更多的『新希望』,為黑土地注入了『新生機』。

 
作者:郝欣 文/攝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刻意隱瞞謊報行程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防疫『三寶』落實不到位,一律關停!
  • 黨建引領,哈市共築垃圾分類新時尚
  • 『雙11』首批『寶貝』抵哈配送
  • 飛海南需持48小時內兩次核酸證明方可登機
  • 11月1日6時前買的省內各站火車票退票免費
  • 道裡區文化消費惠民券使用有效期延長
  • 國家醫保平臺哈市上線 提供醫保瞬時結算服務
  •   教育新聞  
  • 未來五年哈新區將引進500名教育高層次人纔
  • 打造龍江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示范區
  • 新區擬建兩所哈師大附屬學校
  • 我省高考10月26日起開始報名
  • 我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
  • 我省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11日起,哈爾濱多所高校恢復線下教學
  • 哈市中小學校線上線下教學同步推進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