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與孤兒享受同等基本生活保障等相關救助政策
10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黑龍江省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暨高位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楊曉光就全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提標、擴面』等情況作介紹。
『不斷提高全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擴大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是我省兒童福利事業的重要任務,也是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楊曉光說,今年,全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作為這項工作的牽頭部門,省民政部門將全省兒童福利保障『一提、一擴』目標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予以強力推進,取得了紮實成效。
與2019年相比,機構和散居孤兒提標幅度分別達到12.9%和17.4%
我省多措並舉,高標准完成『提標』任務。近日,省民政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提高全省孤兒基本生活費最低指導標准的通知》(黑民規〔2021〕8號),將兒童福利機構養育兒童的保障標准由每人每月15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50元,社會散居孤兒保障標准由每人每月1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50元,新標准從2021年1月起執行。與2019年相比,機構和散居孤兒提標幅度分別達到12.9%和17.4%,提標後,我省機構養育孤兒保障標准和社會散居孤兒保障標准,在全國分別位列第13位和第10位。
同時,我省還提出『孤兒生活費不計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已享受保障的兒童18歲後連續在普通高中、職高、普通高等教育大專、本科就讀的可持續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享受同等待遇』等一系列政策規定,最大限度保障孤兒權益。
此外,我省今年6月起,全面實施了孤兒生活費申請『跨省通辦』業務,具有我省戶籍的兒童可以在全國任何地區提出保障申請,在我省生活的外省戶籍兒童也可通過我省向戶籍地提出申請,最大化方便群眾辦事。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享有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救助等重點保障
我省制度化推進了『擴面』任務。今年,省民政廳、省高級法院、省檢察院等12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關於進一步強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於6月1日起施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群體是繼孤兒、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之後,納入政府重點保障的第三類特殊兒童群體。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均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情形之一的兒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失蹤、查找不到,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遣返出國、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等情形之一的兒童。我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與孤兒享受同等的基本生活保障、醫療救助保障等相關救助政策,保障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在《實施意見》中,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界定和認定都做了詳細規定。特別是將父母雙方均符合被撤銷監護資格的兒童,以及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查找不到,另一方符合被撤銷監護資格的兒童,都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范圍。同時明確,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方位做好4項保障工作。
一是強化基本生活保障。參照孤兒基本生活費標准、發放方式、資金渠道及自然增長機制情況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保障,明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保障資金不計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
二是加強醫療康復保障。對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與孤兒同等享受『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項目救助和醫療救助,重點加大對生活困難家庭的重病、重殘兒童救助力度,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銜接,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可同時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及康復救助等相關政策。
三是完善教育救助保障。參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准,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教育資助范圍,優先納入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和教育幫扶體系。對就讀高中階段(含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根據家庭困難情況開展結對幫扶和慈善救助。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成年後仍然在校就讀的,按規定享受保障政策。
四是督促落實監護責任。由各縣(市)民政部門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生活現狀、學業、心理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加強監護指導,確保兒童監護家庭依法履行監護責任。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等部門依法打擊各類侵害兒童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創新開展孤殘兒童『認親助養』活動
省民政廳指導全省民政系統開展孤殘兒童『認親助養』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機制增強活動實效。『認親助養』活動於今年4月啟動,向全社會廣大黨員乾部、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志願者發出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關愛孤殘兒童『認親助養』活動倡議書》,並通過媒體擴大宣傳,有力號召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參與。各級民政部門認真指導兒童福利機構『一院一策』開展活動,並將活動拓展至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為兒童提供心理慰藉、生活照護、課業輔導、陪伴娛樂、物資幫扶等多種形式的關愛服務,建立起長效關愛幫扶機制。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民政部門和兒童福利機構結合實際情況共同開展『認親助養』活動120多次,得到各地黨員乾部、愛心人士、志願者和社會組織的積極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