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教學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線上教學方式多元內容豐富——
中小學校線上線下教學同步推進
進入教室前,老師給學生測溫。本報記者孫岩攝
10月8日,哈市道裡、道外、平房等區縣(市)有序恢復線下教學,南崗、香坊、松北等區縣(市)繼續開展線上教學。無論進入校園,還是身在家中,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同樣豐富多彩。
線下教學學生錯時到校,每天四次測溫
8日7時許,哈爾濱市第七中學學生開始陸續到校,學校采取4個時段錯時到校。7時50分,在群力實驗小學,學校教職員工指揮和疏導學生測體溫、戴口罩,有序進入學校。
8日早上,哈三中群力校區采取學生錯時到校,在學生到校前,後勤人員已將各教室消殺完畢,保證學生安全有序入校上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恢復線下教學的學生每天要進行4次測溫:離家時測溫,入校門測溫,進教學樓測溫,入班測溫。
據介紹,7日晚,道裡區抽調專門力量,對全區所有教職員工做了核酸檢測。8日,道裡區教育局全體機關乾部下沈到各個學校,對各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8日8時,平房區中小學校及公辦幼兒園的1.6萬名中小學生有序返校,開始恢復線下教學。
在哈爾濱市新疆第一小學校,1017名學生錯時到校。學校共設置4條入校通道,每條通道都有專職老師進行測溫和核酸檢測排查。在進入教室前,班主任會再次為學生進行測溫並登記記錄。該校校長畢曉霞告訴記者,學校在8日早利用第一節課,由學校保健教師對全體學生和教師進行專題講座,以增強師生的疫情防控意識。
線上教學架起空中橋梁,宅家同樣精彩
8日14時,哈師范附小的老師們准時上線進行輔導答疑,輔導答疑環節分為『知識梳理、集體答疑、鞏固應用、作業輔導』四大板塊。圍繞知識的易錯點、混淆點、質疑點、模糊點和空白點,各學年老師們群策群力,有針對性地輔導,化解疑難問題。同時,通過『爭當小主播』『比比誰更快』等排麥和公屏互動相結合的方式,線上線下齊聯動,學生樂在其中。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孩子,班主任還會及時溝通,全天候輔導、解疑,真正做到『老師在線,疑不過夜』。學生們宅在家裡上網課,用眼頻率較高,老師在課後認真組織學生做眼保健操,有效緩解用眼疲勞。此外,還設置了間操時間,讓學生放松學習時的緊張心情。
為保證教學質量,該校確定了『方式多元、內容多維、標准不降、質量不低』的原則,通過『後臺巡課』形式,了解答疑質量、平臺使用等情況,監控教學運行狀態,將線上教學工作落細、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