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冰城要聞
『新農人』王宏:『把咱黑土地上的秸稈變成寶!』
哈爾濱新聞網 2022-09-15 10:55:20 【 字體:
 

以秸稈為原料,生產可降解紙膜、紙罐、水稻育秧盤、餐盤,廢棄物用來制作有機肥料,『新農人』王宏為助力打造『現代農業之都』『秸』盡全力———

『把咱黑土地上的秸稈變成寶!』

秸稈打包離田。

王宏查看使用了『秸稈地膜』的水稻長勢。

  中秋節剛過,王宏又來到五常市五常鎮的稻田裡。鄉親們告訴她,今年的水稻長得比去年還好,使用了紙膜覆蓋技術,效果就在眼前。指尖拂過金黃稻田裡顆粒飽滿的稻穗,王宏倍感欣喜,她一直在踐行自己的諾言:『把咱黑土地上的秸稈變成寶!』

  從紙張經銷商到以秸稈為原料的紙膜和有機肥料生產商,再到為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努力的『實踐者』,10年來,『新農人』王宏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路。

  堅持相信『科技良方』

  做出秸稈『紙地膜』

  上世紀90年代初,大學剛畢業的王宏在哈市一家國企工作,端著『鐵飯碗』。當時,『下海經商潮』浪頭正高,王宏便下海當起了紙張經銷商。『不論是辦公用紙,還是生活用紙,我都賣。』她的生意不斷做大。

  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市一所高校研究秸稈處理的科研團隊帶頭人找到了王宏,提出用秸稈制造紙膜的想法。『當時,人家只是和我說了一個概念,說是用秸稈當原料生產紙膜是一項新技術,可以循環發展,不但能為農業生產中產生的秸稈找到出路,用秸稈作原料生產的紙膜還能降解還田,不使用農藥和除草劑,能起到保護土壤和生態環境的作用。用這種紙膜生產的農產品更安全,而且黑龍江有數千萬畝水田,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水田用,效益也非常可觀,是個有前途的朝陽產業……』聽對方這麼一說,王宏頓時活了心。隨後,她走進科研團隊的實驗室,詳細了解了秸稈做『紙地膜』的生產原理:秸稈加工成細纖維,再用來生產紙膜。

  好事多磨。當王宏決定把這項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時,卻經歷了一波三折。起初,她找到一家造紙廠,但廠方一直無法生產出實驗室標准的成品。多次失敗後,科研成果被質疑,廠方勸她放棄,王宏卻初心不改,打心眼兒裡愛上了這個項目,堅持了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工廠終於生產出了理想中的紙膜。說起當初的堅持,王宏說:『我相信科學。』堅持做這件事不僅僅因為效益,更因為它關系黑土地的未來。

  『小秸稈』有『大用途』

  變廢為寶助力農業生產

  生產出第一批紙膜後,王宏又找到幾個合作伙伴准備在田中做試驗。雖然王宏把紙膜可降解還田、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等優點都說清楚了,但鄉親們卻不相信,認為王宏在忽悠他們。最後,王宏承諾,如果水稻達不到預期的生長效果,她全額賠償損失。這樣,纔有農戶嘗試使用紙膜,並在稻田地裡立下牌子,准備秋後『算賬』。

  第一次試驗的結果很圓滿,鄉親們打消了顧慮,開始相信紙膜的功效。就這樣又連續試驗了3年,參與的農戶逐年增多,試驗田在不斷擴大,滿意度也在不斷提昇。

  2019年,王宏在五常經濟開發區建廠並於當年投產。工廠用秸稈當原料生產紙膜,並利用生產廢棄物制作有機肥料。目前,該廠已具備年處理35萬噸秸稈的生產能力。自從工廠投產後,周邊鄉鎮的農民再不用為處理秸稈發愁了,他們把秸稈打包後送進工廠,每噸能賣200多元。

  記者在工廠看到,秸稈拆包後經過攪拌、篩選、發酵、熱磨等多道工序後就變成了細纖維,用來生產紙膜。還可以用細纖維生產紙罐、水稻育秧盤、餐盤等,產品用途越來越廣。

  『秸』盡全力惠民增收

  做好黑土地上的耕耘者

  『今年的省、市黨代會召開後,我的乾勁兒更足了,會上提出的打造「四個農業」和「現代農業之都」的發展目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這和我們企業一直倡導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非常吻合……』說起未來的發展規劃,王宏滔滔不絕。

  王宏表示,這幾年,她一直在推廣紙膜應用上下功夫,現在,黑龍江省的很多水稻種植戶都開始使用紙膜,產品還銷往南方多個省份,市場越做越大,她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近年來,『五常大米』實施稻米產業提昇工程,堅持『品種+品質+品位+品相+品牌』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紙膜覆蓋技術在五常當地使用得越來越廣泛,這都給了她很大的信心。

  今年,王宏又在鮮食黏玉米上做起了文章。她告訴記者,在處理秸稈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棄液,這些廢棄液經過發酵後是上等的有機肥料,施到田裡會比固體肥料更易吸收。幾位農戶用這種肥料種植了45畝黏玉米,收益相當不錯。秋收過後,她就將著手鮮食黏玉米生產車間的建設事宜,並將和更多的農戶簽訂黏玉米種植合同,明年准備種植3000畝黏玉米,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王宏說:『國家的黑土地保護及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都與我的企業有直接關系。實踐證明,秸稈做紙膜降解還田後還能提昇土壤肥效,不用農藥和除草劑保護了土壤和環境,同時,也提昇了農產品的品質。我會堅持把秸稈科學處理這項產業做下去,為實現「四個農業」、打造「現代農業之都」的發展目標「秸」盡全力。』

  

 
作者:哈爾濱日報記者 康福柱文/攝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哈爾濱市上市後備企業庫已儲備169家公司
  • 國內首支石墨產業基金在哈爾濱新區投運
  • 哈爾濱市這些場館恢復營業
  • 哈市啟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
  • 哈市蛋價明顯回落,菜價波動下降
  • 龍江8月全是好天 創監測記錄最好水平
  • 哈爾濱城市通24小時自助設備投用
  • 社區合伙人 守好『家門口』的安全
  •   教育新聞  
  • 專家分享提高網課效率小妙招
  • 幼兒園暫停線下教學,高中轉為線上教學
  • 哈新區四所公辦學校正式更換新校名
  • 學校食堂『飯咋做、菜咋洗』有標可依
  • 哈市2024年起實行『職教春季高考』
  • 不分文理!2024年起我省高考使用全國卷
  • 4所民辦高中19日進行征集志願
  • 小學+初中 | 長江路學校預計9月開建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