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推行『標准化食堂』建設
食材如何放置、餐具怎麼消洗?現在,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在這些方面不僅有標准可依,家長還能隨時通過『陽光食堂』進行監督。22日,記者從哈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為進一步落實全市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效規范食品加工制作安全操作行為,該局聯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全面推行『標准化食堂』建設,預計今年10月底前,『哈市標准化食堂』建設工作全面完成。
涉及原料采購貯存、場所餐具洗消保潔,學校食堂『咋做飯』有標可依
日前,哈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教育局印發了《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托幼機構)全面推行『標准化食堂』建設實施方案》,針對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薄弱環節,在場所布局、信息公示、原料采購、原料貯存、食品前處理、洗消保潔等十個方面,推出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托幼機構)創建標准化食堂『示范標准』,築牢基礎、補齊短板,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
在『場所布局』方面,主食加工間使用食品添加劑要嚴格執行『五專』規定,即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櫃保存,主食加工間只能進行米飯和面食的加工;烹調加工間內,烹調後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於60攝氏度,或低於10攝氏度的條件下存放,加工前要檢查食品原料質量,腐敗變質和感官異常食品不下鍋、不蒸煮、不烘烤;切配間內,切配好的半成品應避免污染,與原料分開存放,並應根據性質分類放在層架上,切配後的肉類必須無血、無毛、無污物、無異味,水產品無鱗、無內髒。
在『原料采購』和『原料貯存』方面,食堂要落實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保障食品安全。食品貯存須隔牆離地、分類分區,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同時,明示散裝食品以及易腐食品原料、半成品等相關信息,防止變質食品進入烹飪環節。在『洗消保潔』方面,食堂要設立餐用具專用清洗消毒保潔場所和水池,各類餐用具分類分架整齊擺放,保潔櫃每天清理,定期清潔消毒。
食堂裡有了『千裡眼』直播飯菜咋出爐,家長看著放心、學生吃得安心
此次,在創建標准化食堂『示范標准』中將『陽光食堂』列為標准中的一項。記者了解到,『陽光食堂』是政府打造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於一體的智慧監管平臺,為全市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的食堂裝上『千裡眼』,以『明廚亮灶』建設和實現互聯網+信息化管理為載體,實現『人技合一』,有效彌補監管力量不足弊端的重要手段。『陽光食堂』將食堂加工過程的關鍵部位、重要環節和日常操作,通過視頻鏈接方式實時展示給消費者和監管部門。
22日,記者在『陽光食堂』中看到,在該系統中不僅可以看到食堂洗消間、烹飪間、配餐間、原料庫等關鍵部位的實時畫面,還能對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配餐單位、養老機構的企業簡介、人員管理、采購情況、消洗記錄、垃圾處理、菜品留樣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查詢。也可在『監管公示』欄目中查看監管部門的檢查記錄、處罰記錄、歷史評級等內容。據介紹,『陽光食堂』實現一校一碼,學生及家長可通過二維碼掃描直接進入App平臺,可實時監控查看食堂烹飪間、配餐間、餐飲具洗消間、原料庫四個關鍵部位的操作過程,還可實現大眾點評、隨手拍、一鍵投訴等功能,從而實現陽光操作、陽光公示、陽光監督和陽光評價,構建『企業誠信經營、公眾參與監督、政府高效監管』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標准化食堂』的建設可以促進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誠信自律經營,推動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范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全面提昇哈市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有效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記者了解到,我市現有符合建設條件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1377家。目前,已有哈六中、繼紅小學、南崗第二幼兒園等78個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完成了『標准化食堂』建設,預計在今年10月底前,全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將全部建成『標准化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