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大米』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元
延壽縣多舉措加快打造『現代農業之都』步伐,擦亮稻米產業金字招牌
稻谷金黃迎豐收。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又到一年豐收季。走進延壽縣的金色稻田,壓彎腰的稻穗上綴滿沈甸甸的稻粒,收割機噴出稻粒的同時,也在空氣中散發著清香,豐收的喜悅感染著每一個人。
就在稻農喜迎豐收的同時,好消息傳來——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等單位在京聯合發布『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延壽大米』品牌價值首次突破百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百強榜第32名。
『「延壽大米」品牌價值逐年遞增,從2018年的7.42億元、2019年的10.41億元、2020年的33.02億元,到如今的100.3億元,可謂是一路飆昇。』延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田雙江激動地說。
趕在秋收全面啟動時,記者走進延壽縣,探尋『延壽大米』品牌價值一路飆昇背後的秘訣。
全面推行『田長制』
讓黑土地煥發出新生機
9月4日,延壽鎮長發村內,延壽縣桂纔生態家庭農場稻米加工基地一片繁忙景象。農戶們正在對收割回的『鴨稻』進行脫殼、色選、磨制、包裝……基地院內進出的運糧車、大小鏟車忙個不停,『轟隆隆』的機器聲與忙碌著的工人身影交織在一起,『豐收在田』正在變為『豐收在倉』。
『京滬、江浙、四川等地的客戶天天在催單,就想早點拿到咱們今年新產的鴨稻米。』家庭農場負責人徐景華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在她看來,延壽鴨稻米能夠賣出龍江、香飄全國百姓餐桌,不僅得益於延壽良好的自然稟賦,更是全面推行田長制,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的功勞。
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黑土地保護不可或缺。如何讓黑土地煥發生機與活力?延壽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延壽縣建立了縣、鄉、村和網格、戶,5級田長工作責任體系,形成全覆蓋監管機制,確保黑土耕地不減少、不退化;同時,應用新技術,采用新模式,提昇改善黑土耕地質量。通過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等技術性措施,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逐年提高。鴨稻田、蟹稻田、覆膜田……多種綠色、有機、種養一體的種植方式正在延壽百萬畝稻田間成為流行。
『如今,鄉親們都是田長,大家經常去巡田,不管是誰家的地受到了破壞,都會有人喊停。耕地是咱農民的命根子,保護好黑土地,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纔能端牢我們的飯碗!』徐景華的一番話道出了農戶的心聲。
規模化標准化發展
擦亮『延壽大米』金字招牌
9月4日,在延壽縣嘉禾春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5臺全自動收割機轟鳴運轉,將金燦燦的稻穗『吞入腹中』。看著金黃飽滿的稻穗,農戶帥玉東笑得合不攏嘴:『只需交點服務費,從整地到收割全程交給機械設備去做,種田比以前輕松多了。』
帥玉東的『輕松』種田,得益於延壽縣水稻種植社會化服務項目的實施。『過去,延壽縣中小種植戶居多,發展規模糧食種植產業基地較少,農業產業化整體發展水平偏低。』延壽縣農業農村局生產辦主任殷學良告訴記者。如今,通過推行『土地短期流轉、水稻全程機械化、適度規模經營』的模式,建設一批水稻規模化、機械化生產示范田,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還改變了糧農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傳統種植模式,培養糧農現代農業經營意識,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托管種植讓我們鄉鎮的稻米實現了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澆水、統一收割、統一回收「七統一」,水稻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種植帶來商機,不少人主動來和我談合作,我們的稻米越種品質越好,價越賣越高。』合作社理事長宋志忠信心滿滿。
緊抓『兩頭兩尾』
助力稻米產業提檔昇級
一粒米,可以變成多少種樣子?9月5日,走進延壽鴻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盒盒采用系列先進的高科技工藝技術、真空封口包裝、高溫滅菌的方便米飯正走下流水線。產品自帶一個發熱包,遇到水後即刻昇溫,很容易將生米做成熟飯,發熱過程無污染,而且成本低廉,食用十分方便。
『方便米飯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00後」「05後」年齡段,尤其是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階層佔比接近一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米汁、米酒、方便米飯、大米煎餅……依托『兩頭兩尾』,延壽縣緊扣市場需求,研發一批、轉化一批、儲備一批新產品,讓稻米產業提昇附加值,延伸『延壽大米』產業鏈條。
同時,為進一步加大『延壽大米』品牌傳播力度和營銷力度,延壽縣借勢各種形式的水稻論壇、博覽會、新米節、農民豐收節等,圍繞延壽大米的地域文化、土壤氣候、品質特征、市場布局等強勢推介延壽大米品牌。曾多次組織延壽大米生產加工企業參加中華商標博覽會、全國綠博會、哈洽會、冰博會等,產品遠銷全國30多個省市和東南亞等地區。在哈爾濱、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成都、長沙、蘇州等地,各大超市常年設有『延壽大米』銷售專櫃,產品供不應求。
『延壽縣現有大米生產加工企業76家,農民種植合作社245家,其中,年加工能力超過200萬噸的企業超過30家,「延壽大米」商標品牌高達620個。』田雙江說。
邁步『十四五』,延壽縣正以稻米產業為支柱,加快『現代農業之都』的建設步伐。下一步,將建設大基地、培育大龍頭、創建大園區、提昇大品牌,進一步提昇『延壽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延壽大米』叫響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