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流程不斷優化審批時限不斷壓縮 哈市建築許可指標評價進入全國優秀行列
2020年7月末,哈爾濱寧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道外區匯龍花溪半島一期項目(建設規模55081平方米)取得用地規劃許可證,8月取得工程規劃許可證,9月末取得施工許可證,總時長不到60天。企業實際申報時長不到40個工作日,就實現了從拿地、到規劃審批、再到取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的目標。
這只是我市辦理建築許可審批流程不斷優化、審批時限不斷壓縮、群眾辦事便利度不斷提高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按照國家和省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部署,哈市通過大力度優化審批流程和辦理方式,大批量減少審批要件、大幅度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促進了工程建設項目加速建設,切實打造哈市建築許可領域一流營商環境。
經過兩年多的持續推進和不懈努力,哈市在2020年度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建築許可指標』評價中獲得優秀檔次,在2020年全國80個參評城市中,位列中上游。
最大限度細化流程、壓縮時限工程建設審批事項由49個精簡至37個
2019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由此,哈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市長任副組長,市住建局、市營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等20餘個單位作為成員單位的工改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哈市工改進程。
按照國家明確的工改原則和目標,哈市聚焦市場主體反映的『堵點、難點』,對標對表全國先進城市,復制借鑒成功經驗和做法,審批流程優化取得了顯著成效,企業獲得感和歸屬感持續提高。
近兩年,通過持續推進『減、改、並、轉、調』方式,哈市工程建設審批事項由49個精簡至37個(含8個水、電、氣、熱、廣電等報裝接入服務事項),壓減了30%。審批前置條件及材料由200多個精減至100個左右,壓減比例達到50%。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的要求,哈市根據項目規模、資金來源、土地獲取方式等要素,進一步分類細化了項目審批流程,實現『量體裁衣』式『個性化』審批服務。審批流程由去年的17個細化調整為19個,審批時限壓縮至15至42個工作日,比照國家要求的120個工作日壓縮超過60%,最大限度細化了流程,壓縮了時限。
僅以施工許可為例,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簡化,哈市施工許可審批時限由2014年的4個工作日壓縮至2021年的1個工作日即可辦結,比法定的7個工作日,縮減幅度達到86%;審批要件由11個要件壓縮至5個要件,精簡幅度達到55%。
疫情期間,哈爾濱市深航機庫項目報建人在深圳,原計劃2020年2月份到哈市辦理機庫項目施工許可證,但受疫情影響,一直無法來哈爾濱。因為項目建設比較急,該項目負責人就在哈爾濱市政務網上查找了申報材料和操作指南,並按照步驟試著在平臺提交材料。沒想到當天上午剛申報,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下午就電話聯系他,一次性逐一告知需要補正的所有材料,僅僅半天時間就完成了審批。對此,深航機庫負責人驚訝地說:『沒想到在哈爾濱取得施工許可證可以這麼方便、快捷,這比全國很多地方都快!』
對照國內先進城市及東北三省省會城市審批時限及要件數量全國最優
為方便百姓辦事,哈市大力推動全流程網上辦理,全力推進行政許可事項、備案、技術審查和中介服務、現場踏查、市政公用服務等事項全部納入審批系統全流程在線辦理。同時,積極推進電子證照、建立審批信息庫,將證照信息全部歸集形成電子審批信息庫,供建設單位申請相關服務事項時獲取使用,最大限度減少建設單位材料填報和提交的工作量,電子證照實現申請人網上自行查閱、下載、打印等功能,做到『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為進一步擴大受理范圍,強化並聯審批,提高項目整體審批效率,哈市創新性的將分階段受理窗口統一設置為綜合受理窗口,實現『前臺統一受理收件、後臺並聯審批、材料網上流轉、窗口統一發證』的綜合受理新模式,進一步提高了便利度,讓數據多跑路,辦事人少跑路。
方便企業一次性辦理公用服務事項,也是哈市優化建築許可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的重點工作之一。為此,哈市組織供水、排水、供電、燃氣、通信、廣電等市政公用服務單位全部入駐政務服務大廳,實行一個窗口統一辦理,持續推進優化用氣、用水、用熱報裝『四減兩提昇』;相關市政公用服務單位研究推出20餘項優化報裝配套服務舉措,其中供水集團針對施工量小、用水量少且急於開栓通水的中小微企業,受理後啟動應急程序,1天即可開栓通水;電力公司推出了對低壓小微企業實行『三零』服務等,提昇了服務效率和品質。
從統計數據上看,哈市施工許可審批要件為5個,審批時限為1個工作日,對照國內先進城市及東北三省省會城市,審批時限及要件已經實現全國最優,哈市施工許可審批已步入全國最優行列。例如:審批要件比深圳和廣州市少6個、比上海市少3個,比南京市少9個,比沈陽市少2個,比長春市少6個,審批時限均優於深圳、上海、南京等市。
聯合審圖、打造冰城『E(易)服圈』……不斷創新,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持續深入推進聯合審圖工作、全力打造冰城『E(易)服圈』……在深入推進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期間,哈市也在不斷采取多種改革創新措施,使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
工改期間,哈市將消防設計、人防、防雷等技術審查納入施工圖聯合審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審圖機構進行聯合審查,審查時限7至12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4個工作日,審查費用全部由市財政支付。從2020年5月1日開始實行政府購買審查服務以來,無論是政府投資項目還是社會民營投資項目,全部由市住建局通過購買第三方審查服務方式,委托具有綜合審查資格的審查機構進行聯合審查。據初步統計,至目前,聯合審圖及消防專項技術審查第三方中介服務費約2700萬元左右,僅此一項就為建設單位節省了一大筆建設費用,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建設成本。
今年8月16日,哈爾濱璽融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文景壹號項目正式取得建設用地許可證。至10月15日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時38個工作日即開工建設。審批實現大提速,得益於企業采用了『我要新建商住一體地產工程』情景式主題模式,進行建築許可申報。
工改期間,哈市以『開展辦好一件事全力打造冰城E(易)服圈』改革工作為切入點,率先按照國家住建部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要求,在工業、倉儲、居住、商業、市政、教育、醫療、城市更新等重點建設領域,編制了『我要建設商住一體地產工程』『我要開辦食品加工廠廠房』『我要建冰上基地』等51個『情景式定制』主題流程,探索構建『審批事項定制精准、審批環節銜接周密、審批時限耗時最短』的重點工程建設領域精細化、差別化管理服務模式。經統計,運用51個『情景式定制』主題流程辦理建設項目,相關服務事項辦理承諾時限平均縮減46.41%,環節數量平均壓縮84.78%,材料數量平均精簡43.35%,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再創新高,最短可至15至42個工作日。
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哈市各審批部門累計出臺疫情支持政策文件30餘個,彈性辦公期間,哈市第一時間推出不見面、全程網辦等『居家辦公』舉措,編制全程網辦指南,公布審批人員聯系電話,24小時隨時受理業務諮詢,耐心引導企業登錄工改平臺提交申報材料,紙質材料可容缺後補或郵寄提交,對具備條件的事項可直接網上核發電子證照,對不具備條件的事項采取郵寄方式做到全程『零見面』,確需當面查閱圖紙等材料的,采取電話預約服務方式辦理。同時,為保障重點工程、省百大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用,研究推行『整改補證與執法處理同步進行』的模式,避免因執法處理延誤手續辦理影響工程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