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經濟新聞
哈經開區三十年精耕龍江產業發展『試驗田』
哈爾濱新聞網 2021-10-25 09:58:03 【 字體:
 

奮楫揚帆行致遠勇立潮頭譜新篇

哈經開區三十年精耕龍江產業發展『試驗田』

  1991年6月,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省委、省政府批准闢建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決策,舉全市之力支持哈經開區起步發展。

  30年披荊斬棘,而立時風華正茂。哈經開區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以60平方公裡的輻射帶動面積,創造了2000億元的營業收入、千億元的工業總產值,在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書寫了『經開經典、平房不平』的精彩華章。今天的哈經開區,綜合實力極大躍昇。地區生產總值從『八五』末期的14億元增長到『十三五』末期的841億元,增長了60倍;工業總產值從『八五』末期的42億元增長到『十三五』末期的1276億元,增長了30倍。

  今天的哈經開區,精英搶灘群雄逐鹿。形成了哈飛、東安、東輕等央企,百威英博、益海嘉裡等外企,鑫華航空、海航創通等民企協同發展的『三維格局』,工業門類覆蓋全省85%以上,國內主板上市企業佔全省半壁江山,外資吸引和利用位列全國開發區前列。

  市委常委、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表示,哈經開區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應運而生。3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一茬茬哈經開人的不懈奮斗下,哈經開區從勃勃生機乘勢而上的春苗,成長為三十而立支橕全市工業發展的棟梁,在一張白紙上,演繹出龍江『試驗田』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鏗鏘樂章。

  30年砥礪奮進,哈經開人『錨定發展、銳意改革』

  『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黨的堅強領導、精心培育、果斷決策、一錘定音,哈經開區就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四下拉扯、困住手腳抓發展」的窘境,就不能與地方經濟相互呼應、同頻共振。』劉興閣說,實踐證明,闢建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賦予地方的最大政策。

  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打造堅強產業體系。30年來,哈經開區堅持把發展工業作為主攻方向,錨定發展、銳意改革,抓龍頭抓配套抓集群,在全省率先實施鏈長制推動產業優化昇級,著力打造航空航天、綠色食品等8個產業集群,全市300餘戶企業與駐區龍頭企業形成配套協作,成為全省最大的現代產業集聚區。

  堅持數字創富,加強開放發展。以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發展,『龍哈工業雲』上雲企業已突破1600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全市四分之一、全省六分之一。累計引進32個國家和地區的224家外商企業,可口可樂、百威英博、凱斯紐荷蘭等一批知名企業落地生根,『十三五』時期實際利用外資佔全省20%、全市35%。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2020年,在218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哈經開區排在第23位,處於全國第一梯隊。

  30年砥礪奮進,哈經開人『聚智工業、精培項目』

  『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產業項目的支橕,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就是無源之水,高質量發展就成了空中樓閣。』劉興閣說,實踐證明,工業是經開區的根基,項目是經開區的命脈,產業項目就是經開區安身立命之本。

  『近年來得益於哈經開區、平房區的大力支持、指導和幫助,東安動力實現了技術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企業經營業績連年跨上新臺階。』

  東安動力相關負責人說,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政府將東安動力列為重點防控物資保障企業,發放防疫物資和疫情補貼,組織各部門全面解決企業主導產品、新上項目、生產要素保障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困難,為企業轉型昇級、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緊握機遇,務實創新。30年來,東安動力與哈經開區一道,同頻共振,互融互進。以哈經開區、平房區全產業鏈協同互動發展為立足點,以做強汽車零部件產業為突破口,今年1-9月,哈爾濱基地銷售整機50.95萬臺,同比增長32.37%;實現營業收入49.19億元,同比增長31.91%;實現產值47.27億元,同比增長30.64%;區內配套6.67億元,同比增長77%。哈爾濱基地發動機銷量在獨立汽油發動機企業佔比達到46.01%,目前穩居國內獨立汽油發動機企業市佔率第一、商用車汽油機市佔率第一、國內新能源汽車增程動力領域市佔率第一。

  正是幾十年如一日深耕不輟的產業積累和項目迭代,哈經開區纔能在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的疊加之下,保持強勁韌性,實現化危為機。據統計,2020年,區域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7%,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今年三季度,工業總產值增長1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近年來,區域穩步構建『四梁八柱』現代產業體系,推進113個省市重點產業項目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33.52億元。

  30年砥礪奮進,哈經開人『先行先試、掘金環境』

  『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營商環境率先突圍、銳意改革、先行先試,在地緣位置和自然環境均不佔優勢的現實下,經開區的政策優勢終會消失殆盡。』劉興閣說,實踐證明,營商環境上的每一次自我加壓,不僅換來了真金白銀和交心的企業,更印證了『服務到企業不好意思』不是一句空話。

  2011年8月28日,黑龍江正陽家園商貿有限公司新場區在哈經開區破土動工,當年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5萬平方米的大樓建設。『無論在基建過程中,還是在後續的經營中,經開區各職能部門都把及時了解企業困難、想盡辦法加以解決,作為工作常態。』企業負責人說,政府通過與企業簽訂『稅金換優惠政策』的對賭協議,刺激企業快速建設、快速達產,『企業十年內累計納稅2億元,對經開區來說,當時土地優惠了2000萬元,10年納稅是優惠金額的10倍,應該說做了一筆很好的生意。』

  環境是金,服務是最好的邀請函。近年來,哈經開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搶抓深哈合作機遇,堅持不懈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三級督辦』『綜合窗口』『辦不成事窗口』『秒批制』等一批政務服務事項改革落地;『黃金十條』『產業鏈創新發展』『工業地產分割銷售』『承諾即開工』等一批惠企政策實施;『標准化廠房』『增量配電改革試點』等一批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措施出臺……『十三五』時期,思哲叡手術機器人等128個超億元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總簽約額1211億元。2021年,在全市第三方營商環境整體評價結果中排名全市第一。

  30年砥礪奮進,哈經開人『牢記初心、為民前行』

  『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哈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創造的物質財富反哺民生短板弱項,就不會有平房百姓的高質量生活。』劉興閣說,實踐證明,經開區、平房區兩區合並,融合互補,實現了發展、保障了民生。

  30年篳路藍縷、春風化雨,哈經開區已經從過去單純的工業園區,變成了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新城。

  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小塊啟動、滾動發展』建設方針,向東街地道橋、平房機場、地鐵1號線三期等一批重要基礎設施相繼建成,24中學新校址、冰壺館、冰球館等一批公共設施項目配套啟用。萬兆光纖環網覆蓋全域,智慧城區建設領先全省,鄉鎮全域農民喝上了磨盤山自來水,黎明村整村污水接入市政管網。

  兩區優勢疊加、政通人和、相得益彰,區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現在的經開區不僅企業集聚,人氣也越來越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人口增長25%,宜居宜業環境已經成為招商引資的新名片。

  30年砥礪奮進,哈經開人凝鑄了『對得起,拿得下,打得贏』的哈經開精神。劉興閣說,『今天,我們堅守初心、負重趕考,作為哈爾濱新區的產業支橕區,將打好「三區」牌,釋放政策疊加優勢,加快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力爭在「十四五」時期,打造全市首個千億級產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GDP同步,奮力在工業強省、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中扛重擔、當先鋒,續寫哈經開區創新發展新篇章』。

 
作者:梁可心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哈電風能為冬奧『添綠』預計11月並網
  • 哈市構建宣教矩陣 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 電商為冰城農產品上行打通『最後一公裡』
  • 我省高考10月26日起開始報名
  • 萬餘米景觀交通護欄亮相哈市街頭
  • 道外區多部門聯動 拆除『四亂』萬餘平方米
  • 哈市輪渡旅游航線停航 僅北七道街航線運營
  • 10月21日至11月5日繞城高速部分路段封閉
  •   教育新聞  
  • 未來五年哈新區將引進500名教育高層次人纔
  • 打造龍江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示范區
  • 新區擬建兩所哈師大附屬學校
  • 我省高考10月26日起開始報名
  • 我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
  • 我省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11日起,哈爾濱多所高校恢復線下教學
  • 哈市中小學校線上線下教學同步推進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