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9家國有林場獲『中國森林認證』
冰城又一批優質林產品獲國際市場『通行證』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林下金色產業鏈』,1月29日,延壽縣舉行森林認證雲上發布會。該縣下轄的勝利、五七、實驗等9個國有林場獲頒『中國森林認證』證書。同時,9個國有林場出產的林果、食用菌、中草藥、蜂產品4大類、17個品種的優質林產品,也成功通過中國森林認證。
郁郁蔥蔥的大森林是『綠色寶庫』,更是冰城保持自然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綠色力量』。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林業和草原局紮實謀劃,層層推進,於去年在我省率先啟動森林認證工程。轉山、山河、勝利、丹清河四大國有林場先拔頭籌,順利獲得中國森林認證。此次,延壽綠海再立新功。獲得相關認證不僅提高了延壽林產品認知度、信譽度和品牌價值,也讓冰城『認證林產品』隊伍更壯大、產品更豐富、實力更強大。又一批冰城好林貨獲得『綠色通行證』,打開了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
森林認證工程結碩果冰城林業再獲『綠色通行證』
如同農產品領域的『綠色、有機』認證,中國森林認證是國內林產品品質的最高認證體系。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CFCC)作為管理機構,負責對申報森林的生態環境、經營水平、出產林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各環節實施全鏈條監督和評估。只有每一個環節都達標過關,纔可獲得認證,林產品纔有資格貼上『CFCC』的認證標簽。
高標准、嚴把關,中國森林認證極具『含金量』。認證的獲得不僅是延壽縣生態環境質量和林產品品質的最好證明,還代表冰城又一批林產品獲得『綠色通行證』。
中國森林認證體系已同國際森林認證體系接軌,與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歐盟各國在內的50餘個國家實現互認。貼上『CFCC』認證標簽,延壽林海裡出產的沙棘、艾草、冬蜜梨、寒地玫瑰等17個品種的林產品,就有資格銷往海外,進軍國際市場。
發揮資源稟賦打造『林下金色產業鏈』
通過中國森林認證是一份榮譽。榮譽背後是發揮資源稟賦,推動產業發展的成果,是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的付出。
『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延壽縣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轄區四面群山環繞、腹地河流縱橫,境內有長壽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螞蜒河國家級濕地公園,森林覆蓋率達到47.7%,大氣、水、土壤和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歷史上延壽就有『樹海』『東山裡』的美譽。
近年來,延壽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豎牢生態文明思想,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將『綠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綠色昇級。全縣9家國有林場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和林地資源優勢,通過實行『品牌+標准化+森林認證』的林產品生產經營模式,打造高端林產品,培育高端化品牌,提昇林產品價值。目前,延壽境內擁有紅松果材兼用林1.3萬畝,藥材類經濟林種植總面積發展到4.1萬畝。每年純天然黑木耳、蘑菇、猴頭等數十種珍貴食用菌,以及山參、五味籽、刺五加等多種名貴藥材走出延壽林海,遠銷省內外,為冰城相關產業發展注入活力,貢獻力量。
加快發展『林下經濟』探索『兩山』轉換好路徑
『獲得中國森林認證既是機遇,更是責任,將促進延壽縣森林經營走上生態化、正規化、標准化軌道。』延壽縣委書記張洪岐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5年,延壽縣將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探索『兩山』轉換路徑,加快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綠色安全林產品。進一步把生態資源環境優勢轉化為林企和林農增效增收的經濟優勢,真正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流金淌銀,努力推動延壽生態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