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菜『老三樣』賣出『新花樣』
懂『網事』、會分銷、守文明,『新菜農』用行動唱響哈爾濱秋之禮贊
哈爾濱冬天的腳步,伴隨著秋菜進城悄然臨近。在國慶假期,哈爾濱迎來一年中的『第四季』——秋菜季。收拾乾淨提高『顏值』、上網發布吸引顧客、搜集做法精心推薦……披星戴月進城賣菜的『新菜農』,不僅傳承著一代代秋菜售賣人吃苦耐勞、服務市民的優良傳統,還懂『網事』、會分銷、守文明,用行動唱響哈爾濱秋之禮贊。
披星戴月 貨車就是他們臨時的『家』
10月4日深夜,哈爾濱室外氣溫低至-1℃。在南崗區中興街街口,55歲的菜農老范與妻子蜷縮在貨車駕駛室裡。裝滿大蔥的大貨車,就是老范兩口子臨時的『家』。
好在大貨車駕駛座後面還有一排長椅,夫妻二人可以輪流躺在上面蓋著棉衣睡一會兒。說是睡,其實就是打個盹,『實在太冷了,睡不著,就迷糊一下』。老范不時提醒妻子:『下車跑一跑,跺跺腳,暖暖身,別睡得太死。』
星光就在老范頭頂,可他卻無暇望一眼。老范是南崗區紅旗鄉五一村菜農,大蔥是他自家種植的。進城前兩天,老范兩口子傍晚賣完菜就回家,但要凌晨1點多就裝菜出發進城。4日晚雖然降溫,但車上還有一些大蔥沒賣完,兩口子就決定在車上守夜,第二天一早把車上的大蔥賣光再回家。
老范家的大蔥,蔥白長、蔥杆實、品相好,每斤售價1.2元,很搶手。『這一宿沒白熬,一大早就賣空了。』老范很高興。
同樣的價格,怎樣纔能賣得好?老范不僅通過微信發布消息引來飯店、食堂等大買家,還不辭辛苦與妻子一起對大蔥進行二次包裝,整理得乾乾淨淨提昇賣相。
銷售火爆 『大買家』一次團購600斤白菜
在香坊區司徒街一帶賣白菜的雙城農民劉玲是『80後』,她的白菜比老范的大蔥賣得還快,不僅車下是人,車上也是人,感覺買主都在『搶』。
原來,劉玲的白菜不僅『顏值』高,口感也好,每斤賣0.45元,顛覆了每斤0.6元的市場平均價。
一位從群力趕來的『大買家』團購了600斤白菜,僅裝袋和稱重就讓劉玲忙活了半個多小時,其他買菜人只能跳上菜車『自助選菜』。
由於是自家種的菜,劉玲在選品格外上心,都以中小顆為主,順應三四口之家的需求。她說,今年哈爾濱人買白菜的勁頭十足,團購的非常多。
在-1℃的夜裡,劉玲也是『守夜人』。她不僅晚上沒怎麼合眼,連早飯都沒顧得上吃。『銷售太火爆了,我馬上再回去裝菜,下午回來再賣一車。』臨走時,劉玲把地上的菜葉打掃得乾乾淨淨。
事實上,街銷只是一種方式。『菜二代』劉玲還有團隊和分銷商,會把白菜裝包送往一些生鮮店。
上網搜集 把精選『土豆菜』推薦給買主
連續四年,呼蘭農民老郭夫妻倆和父母都在這個時節進城賣土豆。
今年『十一』突然降溫,老郭看著父母在寒風中幫他忙前忙後賣土豆,心裡過意不去。為了不讓父母太折騰,他選擇在離家不太遠的松北區松浦大道附近的小市場賣土豆,這樣可以讓父母晚上坐上公交車回家,老郭和妻子則留下來守夜。
與老范和劉玲的秋菜自產自銷不同,老郭賣的土豆是從蔬菜批發市場進的貨,『尤金885』土豆個頭大、產量高、外形好、耐運輸,45元一袋,半袋也賣。10月6日一早,老郭新上的一車土豆已經售空。『雖然沒有白菜、大蔥賣得快,但賣土豆不操心,不用收拾葉子。』老郭說。
老郭的銷售絕活兒是『懂技術』。雖然不種土豆,但年年賣土豆,他對土豆了如指掌。賣土豆時,他會介紹『尤金885』的優點,指導買主如何儲存、怎樣食用。人不多時,他還會打開『小紅書』,把他精選的『土豆菜』推薦給買主,收獲了不少回頭客。
數據顯示,哈市今年秋菜播種面積為23.62萬畝,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有白菜7.16萬畝、大蔥2.62萬畝、蘿卜1.46萬畝、胡蘿卜0.89萬畝。按照時令,哈市秋菜集中銷售期為10月1日至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