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經濟新聞
超市業『後來者們』如何留住冰城消費者?
哈爾濱新聞網 2022-08-30 10:52:26 【 字體:
 

沃爾瑪撤出、家樂福一次關閉兩家門店,大型超市漸漸淡出一些人的高頻消費場景

超市業『後來者們』如何留住冰城消費者?

家樂福國展店部分區域已經『限行』。
比優特超市經營面積小,商品卻很豐富。

生鮮超市做足『生鮮文章』,既要新鮮還要豐富。

  家樂福哈爾濱兩家門店即將關閉的消息,近段時間成了不少人的『熱議話題』之一,有人覺得『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有人懷念大型超市過去的『高光時刻』。而針對近年來一些實體超市逐漸衰敗、退場,還有人認為實體超市或將逐步被零售市場所淘汰……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社區超市、便利店,消費目的明確、可以節省購物時間的專業超市,今天下單明天收貨的社區團購,有人幫你試穿、試用、試吃的直播電商……一方面,在B端的零售市場,各類新型消費渠道層出不窮,不斷地擠壓著傳統超市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C端消費者需求不斷演變、昇級,也讓超市漸漸淡出一些人的高頻消費場景。當下,超市業的『後來者們』如何留住消費者?

  曾經的超級『市場』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

  『把手裡的購物卡花了,雖說剩下的門店也能用,但離家比較遠,沒必要還得搭著油費。』日前,市民邱女士在家樂福國展店內『搜尋』可以購買的商品,對於家附近這個大型超市的關閉,邱女士並沒有表現出不捨。『手頭500元的購物卡,半年多就用過兩次,現在卡裡還有300多元。』對於卡裡為啥至今還剩了錢,邱女士稱,沈的東西不愛去超市『搬』,而且購買頻次不高;購買頻次高的生鮮產品,自己又嫌棄超市賣得種類少、新鮮度不夠。

  日前,記者探訪了家樂福國展店。雖然是工作日的上午,店內卻人頭攢動,收銀臺排起了長隊。『多數是為了清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門店即將關閉的消息發出後,個別時段的客流量反倒比平時多了起來。記者在家樂福國展店內看到,很多貨架已經空置,部分區域拉上了『此區域禁止通行』的隔離條,一些商品零零散散混雜在一起,擺在貨架上。有些工作人員或忙著將超市過道中間的展架運走,或是對剩餘的商品進行清理、擺放。『沒賣完的商品我們將返回廠家』,對於部分剩下的商品,超市沒有給出『腰斬』式的折扣進行清倉。

  公開信息顯示,2002年哈爾濱第一家家樂福門店在太平橋開業,最多時在全市開過7家門店。此次,一下關停兩家門店,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感到『惋惜』。『家樂福會展店開門第一天我去了,來購物的市民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排隊結賬至少半個小時。』市民左女士回憶,當時她上大學,那時候和同學休閑娛樂項目之一就是逛超市,這周去家樂福『掃一遍貨』,東西吃差不多,下周坐著超市的免費班車去沃爾瑪再溜達一圈。『那時候超市樓層多,滿眼都是商品,給人很大的衝擊感』,左女士感慨,現在很難再找到有三四層經營區域的大型傳統超市了,大型超市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租金高漲讓『家樂福們』陸續退出

  近段時間,包括家樂福在內的連鎖大型超市在外地關店的消息層出不窮。相關媒體報道稱,家樂福廈門最後一家店(中華城店)也將於8月31日關閉,將徹底退出廈門;永輝超市位於福建福州的浦新店和西園店分別於8月22日和24日正式停止營業;沃爾瑪武漢鍾家村分店將於近期關閉……近年來,以大賣場模式為代表的超市業態,似乎已經走到『懸崖邊』。

  據相關消息稱,此次家樂福在哈爾濱關店的原因是受經營戰略調整、場地租金和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兩店關閉後不再進行原址新開。對於這些超市關店的原因,大部分經營主體歸結於場地租期已至,『水漲船高』的租金已然讓『家樂福們』無法續約。『一般賣場的租期在10至20年,在過去的20年正是大型超市的「黃金時代」,如今租約開始陸續到期。』一位零售行業從業者向記者透露,與20年前相比,目前場地租金要高出三至四倍,外加人工成本的大幅增長、經營狀況不佳,出現了『老牌賣場』租不起的現狀。對於『租不起』,究其根本原因是近年來大型超市『生意蕭條』所致。

  粗放經營讓『老牌大賣場』『跌下神壇』

  上世紀90年代是『老牌大賣場』的『高光時刻』,家樂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迅速『遍地開花』,帶來了『大賣場』這一新業態。『當時零售業是以「百貨為王」,消費者從未見過琳琅滿目、「堆積成山」式的商業銷售模式,逛超市就像逛景點一樣。』據哈市一位從事零售行業十餘年的業內人士介紹,90年代中期,零售業更多的是百貨模式,大型超市具備渠道優勢,一方面其商品價格相較傳統商場更為便宜,外加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新購物體驗,在當時,傳統超市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另一方面,傳統超市設置入場費、上架費等收費項目,從商品供應商處可以進一步提高利潤空間。

  『大賣場模式就是以量來刺激消費者感官,給人帶來「各個角落都要逛遍,什麼東西都想買」的感受,從而滿足自身的好奇心與「佔有欲」。』該業內人士稱,由於要將大量商品擺放在賣場中,給人以視覺衝擊感,在當時,大型超市佔地面積多在1至3萬平方米,就像當時友誼路的沃爾瑪超市,經營區域覆蓋了四層樓。這種大賣場式、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必然會讓經營主體支付更多的租金、聘請更多的工作人員、消耗更多的水電等費用,進而經營成本也必然較高。與此同時,在過去,零售市場業態較少,人們可選擇的餘地也相對較少。大賣場相當於打造了一個商圈,大型超市往往能覆蓋方圓幾公裡的小區,以至於通往周邊各小區的『免費班車』成為了『大賣場們』的標配。

  『現在誰還會為了買臺小家電進超市,還會為滿足好奇心逛大賣場,「百貨為王」的時代已然過去了。』對消費者來說,包括大賣場在內的傳統百貨超市曾經最大的吸引力是商品齊全,消費者可以一次買到采購清單上的所有商品,且這些商品價格實惠,質量有保證,線上消費普及後,上述優勢已經喪失殆盡。如今,渠道優勢、高性價比、班車便利等讓大型超市『引以為豪』的優勢逐漸喪失,線上零售取代了部分線下『逛超市+購物』的需求。近年來,線上零售高速發展,拼購、社區團購、直播等線上消費模式層出不窮,讓眾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逐漸將購物陣地向線上轉移。尤其是疫情的發生,一方面對零售業造成了重創,另一方面也促使電商、社區團購等線上零售得到進一步發展,電商經濟讓一些大賣場業態的超市『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小區附近的社區生鮮店,開在辦公樓裡的便利店,家樓下的綜合性倉買……近年來不斷地『蠶食』著大型超市的市場,瓜分著大賣場們的客流,逐漸地改變著『家樂福們』勾勒的消費格局,消費者購物的目的地由『集中式』向『分散式』改變。佔據有利位置再請個好店長就能賺錢的紅利期早已過去,大賣場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已然『廉頗老矣』,不再適合市場需求。

  『精打細算』做足『米效』『人效』

  商品力、服務能力弱,大賣場傳統盈利模式的弊端、選品管理的落後逐一暴露出來,粗放的經營模式已然不靈了。相反,一些超市正是看到了『老牌賣場』的前車之鑒,開始學會了『精打細算『。

  『比優特門店經營面積只有三四千平方米,但並不耽誤超市的銷售額增長。』說起用『小面積做大經營』,黑龍江比優特商業集團董事長助理劉文亮告訴記者,門店面積雖然比大賣場小一半,甚至更多,但超市並沒有減少商品品類,而是減少了單品的個數。『過去人們沒見過大賣場模式,因此大量商品給予人的視覺衝擊很重要。隨著市場發展,消費昇級,讓大量商品佔據大量空間的銷售模式已然不適應市場。』劉文亮告訴記者,比優特在『米效』『人效』上做文章,重視經營面積的規劃、人工上的管理,雖然門店經營面積小,但銷售額卻是一些大賣場的兩倍。

  從『做大、做強』到『做小、做精』,本土超市近年來持續在『小』『精』上進行著探索。把超市開在你家門口,涵蓋繳費、銷售半成品、代收快遞等服務內容的『社區超市』將更能迎合周邊消費者的需求。家得樂集團總經理張清國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型零售行業在擴張版圖時,將大超市轉化為小型社區店,是一種溫和的轉型手段,『社區超市』在將觸角伸入社區內部的同時,更加增進了超市與消費者的黏度。此外,實體超市新開門店越來越多向主營生鮮食品的小型社區門店轉型,面積從兩三百平方米到一兩千平方米不等,平均面積約900平方米。

  另一方面,實體超市也正在『去中心化』,從『以自我為中心』向『與市場各業態互動』轉變。『過去大賣場在選址時會選擇大型的商業樓,采取整體租賃再分租給百貨、餐飲等業態,現在則多選擇「進駐」的模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傳統大賣場是一個商圈的中心,人們往往逛完超市也會』光臨『樓裡的其他業態,這些業態依附於超市而活。超市一旦退場,其他業態也難逃厄運。而現在,很多超市選擇進駐大商場,與商超內的其他業態相互依存。『逛完商場逛超市,逛完超市去吃飯。我們和商場內其他業態相互引流。』哈市多家進駐商場的超市相關負責人稱,『去中心化』讓超市看到了更多的客流與銷售額。

  『新超市』充滿煙火氣,煥發新活力

  讓消費者回來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一些實體超市看到了未來的道路要『對商品負責』『對消費者負責』,更看到了,超市業態由『百貨為王』向『生鮮為王』的轉變。『支橕大賣場利潤的多種品類逐漸被其他渠道分流了,賣場唯一剩下的高頻商品只剩生鮮。』在業內人士看來,實體超市對於生鮮商品的銷售佔有絕對優勢,能摸到、能聞到、能嘗到,這是線上渠道無法實現的。做好生鮮就是為實體超市搭建了一條效益的護城河。在大眾點評上,很多消費者對一些大賣場生鮮商品的評價是『壞水果和好水果堆在一起,店員不及時分揀』『把品質較差的蔬菜藏於其中搭售』。大賣場式的粗放經營,為『後來者們』敲響警鍾。將采購隊伍細分、采取地產直采模式、生鮮不僅要新鮮還要品種豐富多樣……生鮮生意已然成為了『救命稻草』,傳統超市對於生鮮、食品的投入正在成為行業共性。

  時下,一些超市堅持向著消費者而『生』,煥發著新活力。他們讓消費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商品有多跟隨市場發展、多追隨消費者的喜好,更讓他們看到了超市中的『煙火氣』。商品從流水線搬到了貨架,踮起腳尖也可能夠不到的貨架最上層,『工業化』氣息濃厚的大賣場中只有買與賣。現在,超市更願意和你『嘮家常』,剛出鍋熱騰騰的包子、你選海鮮我幫你烹飪的排檔、你說放啥就放啥的卷餅現吃現卷……如今,繼實體超市走上『小而精』的道路後,又開始和你一起『過日子』。這些總在和消費者『套近乎』的超市業『後來者們』,正在講出和『老牌賣場』不一樣的『故事』。

  數說超市業態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超市業態調查快報》顯示,2021年,67.1%的超市企業銷售額同比下降,72.2%的企業淨利潤同比下降,68.39%的企業客流量同比下降。從各大型連鎖超市公布的財報中,也能看到『家樂福們』遭遇的困境。公開數據顯示,永輝超市2021年遭遇業績虧損,營收同比下降2.29%;當期虧損39.44億元,遭遇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資產負債率也大幅攀昇至同比84.47%;被蘇寧收購後的家樂福2021年上半年虧損了7.7億;擁有大潤發和歐尚的高鑫零售,截至2021年9月底的半年中淨利潤下滑了86%。

 
作者:哈爾濱日報記者 李佳琪 文/攝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市應對新冠疫情指揮部第67號公告
  • 幼兒園暫停線下教學,高中轉為線上教學
  • 8月29日各家熱企公司各收費部臨時關閉
  • 3個小方法教你調好『情緒鍾』
  • 我市班車客運企業將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 哈市專項督導檢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
  • 『散亂污』非法排污企業專項整治工作啟動
  • 延壽縣打造『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
  •   教育新聞  
  • 幼兒園暫停線下教學,高中轉為線上教學
  • 哈新區四所公辦學校正式更換新校名
  • 學校食堂『飯咋做、菜咋洗』有標可依
  • 哈市2024年起實行『職教春季高考』
  • 不分文理!2024年起我省高考使用全國卷
  • 4所民辦高中19日進行征集志願
  • 小學+初中 | 長江路學校預計9月開建
  • 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