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山水守望好日子
延壽縣打造『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讓『美麗顏值』變『豐厚價值』
風景秀麗的延壽縣長壽湖風景區。
初秋時節,走進位於延壽縣的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放眼望去古樹參天、樹葉滴翠,青山綠水引來八方游客。
全力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培育康養特色產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近年來,延壽縣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打造『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全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讓『資源優勢』成『發展優勢』,讓『美麗顏值』變『豐厚價值』。
生態優先保護一方綠水青山
『深深地吸一口這裡的空氣,太清新了!延壽縣長壽山就像一個天然大氧吧。』游客吳玉珍說。巍峨挺拔的長壽山、鬼斧神工的石林石海、碧波蕩漾的長壽湖……走進延壽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這裡春可賞花,夏日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綠水青山四季散發著獨特魅力。
延壽縣是國家級生態保護和建設示范區、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素有『中國養生延壽之都』的美譽。轄區四面群山環繞、腹地河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達到51.76%,大氣、水、土壤和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年均負氧離子含量可達每立方厘米3000個以上。
為守護好這一方綠水青山,延壽縣近年來鐵腕整治環境,把握生態紅線,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整治燃煤鍋爐,淘汰落後產能,推進秸稈綜合利用,2021年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比達到86.2%。推進河湖『清四亂』問題整改,主要河流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加強農村面源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進『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完成人工造林11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森林撫育21萬畝,完成村屯綠化123個,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優化。
『只有守護好山水,纔能守望好日子。』從延壽百姓朴實的話語中可以感知到,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環境好了,游客多了,錢袋子纔能鼓起來,大家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體會。
空氣清新、綠樹掩映,鳥語花香,越來越亮麗的生態環境顏值和底色,正使延壽縣這座小城吸引力越來越強,發展後勁兒也越來越足。
深挖資源擴寬融合發展空間
延壽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靠山吃山,但要生態為先,絕不能給咱的好山好水增添「負擔」!』延壽縣長壽山園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佩遠說。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鄉親們用辛勤的雙手在綠水青山間打造起『長壽山莊』,以發展立體農業為目標,形成了集生產示范、園林觀光、采摘垂釣、特色餐飲於一體的特色產業格局。培育出凍梨王、軟棗獼猴桃、龍嶺玫瑰、特色李子等30餘個果品、苗木品種,品牌效應叫響縣域內外,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哈市鄉村游、生態游的好『樣本』。
鄉村有了新產業、田野有了新風景、農民有了新收入。延壽縣結合縣域資源稟賦和發展布局,在培育康養產業上,積極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不斷加快文旅強縣建設進程。『旅游+產業』的生動實踐正在把『美麗顏值』有效轉化為『豐厚價值』。
作為『中國優質香米之鄉』,延壽縣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推動水稻品種從『高產』向『優質』轉變。以延壽香米為代表的延壽綠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國內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延壽縣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聯動模式,大力發展肉雞養殖業。『延大牧業』與『雙匯』『金鑼』『一手店』等國內幾十家大中型肉類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產品銷往全國22個省、市。
聚焦『食藥同源』,延壽縣積極培育發展沙棘產業。『鼎鑫沙棘』已發展成集種植、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投資於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股份制民營企業,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深受消費者喜愛。
此外,酒業、醫藥業、亞麻業等康養產業各具特色,隨著延壽縣健康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將以「壽文化」底蘊為依托,以原生態「綠水青山」為切入點,擴寬融合發展廣闊空間。積極探索「長壽+N」新模式,形成新的發展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延壽縣委書記張洪岐說。未來,延壽縣將聚焦『康養旅游和寒地養生』基礎,圍繞山水田園,提高建設水平,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叫響『延壽』獨有的地域品牌,在綠色、低碳和循環的道路上推動縣域向更高水平發展,為哈爾濱打造『七大都市』貢獻『延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