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夏季預防蘑菇中毒提示。蘑菇因其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隨著夏季氣溫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生長迅速,人們出游采摘活動增多的同時,因誤采誤食野生蘑菇引發中毒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毒蘑菇中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胃腸道反應,即中毒後主要表現為強烈的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致死率較低,容易恢復;有些中毒還可以引起溶血、急性肝損害、急性腎衰竭,危害較大,且嚴重者可致死;另外還會引起神經性中毒、橫紋肌溶解,最終導致血尿或蛋白尿。
目前最有效的毒蘑菇鑒別方法是形態學鑒定,較復雜的形態學鑒定方法普通群眾難以掌握,但可以了解地區常見毒蘑菇圖片圖譜來提高識別能力。
東北地區常見毒蘑菇
還有部分人依靠民間方法來鑒別,其中存在很大誤區。例如:
1.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暗淡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不能簡單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顏色鮮艷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菌是劇毒蘑菇。
2.長在潮濕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乾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紅菇中的一些有毒種類就生長在松林中。
3.毒蘑菇與銀器、生姜、大蒜、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 『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的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不會發生顏色變化。
4.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環或有菌托的蘑菇纔是有毒的
錯!許多毒蘑菇並沒有上述這些特征,比如劇毒的毒粉褶蕈。
5.毒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
錯! 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穩定且耐熱,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壞其毒性。
最有效的預防蘑菇中毒的方法: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不購買來源不明、辨識不清種類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雜的野生蘑菇等。
如果食用蘑菇後,很快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瀉和腹痛、視力模糊等表現,懷疑是毒蘑菇中毒,必須馬上就醫,不能拖延,否則就可能會錯失最佳治療期,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嚴重後果。
如果有食用的蘑菇圖片或剩餘蘑菇樣品,最好一並帶到醫院,可以幫助醫生准確判斷蘑菇種類和中毒類型,並有針對性地實施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