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哈市迎來近日難得的晴好天氣。一大早,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20名學生統一從學校乘車,前往哈爾濱烈士陵園開展『我為烈士描墓碑』活動。據了解,這已經是學院師生傳承多年的傳統,學校美術學院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如約』來到烈士陵園,以一筆一畫的描摹填漆,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與追思。
哈爾濱烈士陵園管護中心宣教部部長魏麗君告訴記者,烈士陵園內共有18座烈士墓碑,以及無名烈士雕塑、抗聯英魂等兩座雕塑。由於日曬雨淋,部分碑文顏色漸褪。2013年,哈爾濱烈士陵園與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成為共建單位,今後每年,只要條件允許,學院都會派出志願者開展為烈士描墓碑活動。
『每次的倡議發出後,都會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輔導員老師王慧說,今年,考慮到疫情防控原因,學院在報名的同學中,選取了書法、繪畫、中國畫、美術學等專業,具有書法基礎的20名志願者參與活動。在出發前,還對同學們進行了培訓,並提前分組,讓大家對烈士墓碑文等內容進行了了解。
現場,學生志願者們根據此前分工,2至3人為一小組,大家手執毛筆,細致地描摹著烈士墓碑上的紅色五角星、烈士姓名、碑文……『為烈士描墓碑活動,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堂莊嚴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非常有意義。』大學生志願者崔鈺?說,『墓碑上的字有的很小,描起來很困難,但我們會用心去書寫每一個字,因為它們承載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是我們了解英烈的方式之一,我們要永遠銘記和頌揚英烈的光榮事跡,繼承英烈遺志,為建設祖國貢獻?量。』
一座烈士墓,碑文內容少則幾百字,多則千餘字,歷經8個小時,描摹填漆活動順利結束。陽光的照耀下,墓碑上一顆顆紅色五角星與一個個名字熠熠生輝。回學校前,同學們一一面向烈士墓,鞠躬致敬。他們說,明年五月,大家還會來到烈士陵園,繼續以己之筆,祭奠英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