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地鐵3號線河松街站主體結構底板提前7天封底
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疊落區間隧道貫通
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疊落區間隧道右線貫通。
5月8日9時,經過13個小時的連續澆築,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灌入結構底板,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河松街站主體結構底板正式封底,提前7天完成節點目標,解除了基坑施工的最大風險。當天,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疊落區間隧道右線順利貫通。
據了解,河松街站位於前進路與河松街交口北側,為地下三層雙柱三跨側式站臺車站。車站全長196.2米,標准段寬度22.7米,開挖深度為26—27.5米。車站臨近前進路高架橋,距離高架橋橋面最近處僅有約1.2米,施工過程中極易對橋樁及橋體產生擾動。對此,施工單位圍繞高架橋可能存在的風險,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圍護結構地下連續牆全部入岩且使用MJS工法樁結合三重管高壓旋噴樁,在高架橋與車站之間形成止水帷幕,基坑施工過程中采用三層鋼支橕共計172根,三層混凝土支橕共計117根對基坑進行支護,從而達到了對高架橋的保護,保證了施工安全。
由於受前進高架橋、居民樓及高層建築等多種因素影響,地鐵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區間線路從設計上打破常規的水平平行區間隧道,調整為平行段、斜交段及完全疊落段的『疊落式區間隧道』,該區間長度約600米,是東北三省最長疊落盾構區間。由於復雜的周邊環境,與國內其他疊落區間相比,該區間風險更高,施工難度較大。在施工過程中,下區間在疊落段采用深埋加強多孔注漿管片,在上、下區間間距小於3米的部位采用深埋加強鋼纖維多孔注漿管片,在上區間施工前對疊落段部位采用深孔注漿工藝對隧道夾層土體進行加固,穩定地層,確保上區間施工安全及下區間隧道穩定。同時,在上區間掘進施工時,下區間隧道內采用移動式支橕臺車進行支橕,以減小對下區間隧道的影響。
河山街站至河松街站疊落區間單向貫通、河松街站主體結構封底,標志著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地鐵施工成功進入下一階段,為項目全面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