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經濟新聞
冰城的溫室大棚打破季節制約煥發勃勃生機
哈爾濱新聞網 2021-10-21 10:21:28 【 字體:
 

私人定制、高端采摘、訂單農業……消費需求推動設施農業發展,冰城的溫室大棚正在打破緯度和季節制約,精准鎖定客戶,帶動『采摘+鄉村游』煥發勃勃生機——

大棚四季采摘忙 果蔬工廠產業旺

巴彥驛馬山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顯輝向記者展示棚內的火龍果。

  正值金秋收獲季,冰城不少溫室大棚裡已在培育草莓苗,待到明年1月,溫室裡的草莓就會成熟。一合作社負責人、家庭農場主人告訴記者,第一批『嘗鮮人』一定是那些愛采摘的『大棚游客』。

  在冰城,『采摘游』已經悄悄發展了好多年了,甚至已成為設施農業規劃發展的一個方向。近幾年,隨著溫室大棚迭代進化、果蔬品種日漸豐富,走進大棚的游客越來越多,他們的需求已影響到棚室種植結構調整,冰城反季節種植的葡萄、草莓、大櫻桃、桃、火龍果、無花果,還有貝貝南瓜、多種水培葉菜、芽菜,很大一部分賣給了『大棚游客』。

  我省正在著手進行的『村莊規劃』將打造很多『果蔬工廠』,部分設施農業將涵蓋『采摘+鄉村游』內容,『走進大棚的游客』正是規劃的目標人群。

  沈浸式采摘收獲的快樂會上癮

  游客在大棚內采摘。

  沿著松花江北岸的濱水大道順江而行,自駕40分鍾,就到了巴彥驛馬山果蔬專業合作社,棚室裡無花果由綠變黃,紅彤彤的火龍果掛滿枝頭,合作社負責人張顯輝正忙著給來采摘的游客發小筐和剪刀。

  領到小筐的孩子們歡笑著衝進棚室,似乎每一枚果實都讓他們愛不釋手,恨不得無差別地全收入筐中。孩子興高采烈地釋放著新奇,游客孫女士忙著用手機拍視頻,她說:『這種「沈浸式采摘」真的能上癮,這種與大自然的神奇相遇,感覺所有的收獲都與我有關,擁有果實的快樂簡直太好了。』

  孫女士說,她從事新媒體工作,幾乎每個月都會帶著5歲的兒子來一次近郊自駕游,進溫室大棚采摘是『必選項』。甚至常去的合作社園區、基地都有啥品種、啥時候成熟,她都心中有數。

  『親手采摘真能上癮,我就是被她「拉下水」的,感覺這大棚就是我家後園子,現在我家吃的菜基本都是自己進棚摘的。』孫女士的閨蜜林女士插話說,她就是因為跟孫女士進棚溜達了一趟,就喜歡上了采摘。她們認為,這就是符合她們需求的生活方式,一種充滿熱愛的『沈浸式生活』。孫女士告訴記者,她的閨蜜因為采摘愛上了烹飪,對待生活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她孩子的作文水平也有所提高,寫作文用詞更加細膩。

  這邊說話的工夫,兩棟剛開放的采摘棚進去不少人,張顯輝趕緊關閉閘口,說得等下一撥兒再放。『要注意疫情防控,而且人多會影響采摘體驗感,要給客人提供足夠的空間。』張顯輝介紹,『大棚游客』基本集中在周末,一半以上是熟客,多數是帶著老人、孩子全家游,以休閑放松為主,不喜歡被打擾。當然,也有集中進棚采購的組團客人。

  由於大棚裡的游客越來越多,溫室大棚裡的農產品基本不用考慮市場銷售問題,頂多是『尾貨』稍作處理即可。

  客戶需求昇級倒逼一棚多品四季花開

  張顯輝的合作社越來越有名,會有自帶流量的『網紅達人』光顧。他們在大棚裡開田園生活直播,很給進棚采摘『圈粉兒』。不過,張顯輝告訴記者,『走進大棚的游客』多數還是依靠熟人間的『圈層傳播』,這部分『精准客戶』黏性更大,回頭客轉化率也更高。

  客戶多了,也給合作社的運營帶來新變化。常有老顧客直接點名果蔬品種,甚至小面積訂制,問合作社能不能給種。客戶需求的昇級,倒逼合作社關注新品種信息,『不斷上新,不斷超越自我』。

  就為迎合顧客需求,現在巴彥驛馬山果蔬專業合作社在打造『一棚多品』,80餘棟大棚裡種了幾十種果蔬:火龍果、無花果、油桃、西瓜、草莓柿子、貝貝南瓜……僅香瓜就種了七八種,四季開花,月月有果,迅速成為冰城近郊的『農業觀光打卡地』。

  『走進大棚的游客』是最好的風向標,通河縣樺樹村嘉志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張月達非常認可這一說法。他們根據『大棚游客』的需求,建起『一品多類』采摘園,專心種『溫室草莓』。日光蓄能溫室內,種植著丹東九九、白雪公主、桃熏和妙香7號等多種草莓品種。『除了丹東九九市場比較常見,其餘大都是市場上買不到的草莓品種。』張月達說。

  『這裡的草莓雖比市場上的貴,但客人是真不少。』家住方正縣的陳女士是忠實的『草莓粉』,1月到6月的『草莓季』,每一茬收獲時,她都帶著孫女、外孫子來。指著棚裡的粘蟲板,陳女士行家般地介紹:『這裡的草莓不打藥,還有水培的,好吃還健康。』

  不僅合作社、種植基地緊盯『走進大棚的游客』,市農科院的種植基地、哈爾信有機生態農場、北大荒的相關園區,都非常重視游客的體驗。哈爾信、北大荒不少直供『會員』,最初就是因為走進大棚,結了緣。

  現代『果蔬工廠』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消費需求推動了『設施農業』的發展,溫室大棚正向更智能和更現代化的『果蔬工廠』轉化。

  通河縣清河鎮清河村以出產寒地大櫻桃聞名,填補了黑土地寒地櫻桃種植空白。盡管距離縣城稍遠,但慕名來采摘的游客仍絡繹不絕。在『設施農業』助力之下,通河寒地大櫻桃成功實現『南果北種』,精准控溫達成反季上市。紅櫻桃、黃櫻桃品種多達五六個。成群的游客進棚,成箱的鮮果出村,成為鄉村游的一道風景線。

  私人定制、高端采摘、訂單農業……消費需求推動著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不斷調優種植結構。市場『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冰城設施農業發展方向,也暗合了鄉村振興的脈搏。

  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水平不斷提昇,緯度和季節被進一步打破,以哈爾濱為核心的棚室發展日趨專業化、精細化,分工也越來越明確。『吃豬肉去巴彥、摘西瓜到雙城、買菇娘去綏化……』隨著『走進大棚的游客』的腳步,特色鮮明的設施農業積累下數量可觀的客戶群。

  現在,我省進行村莊規劃工作,全省9000多個村莊劃分為集聚提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邊境鞏固類和搬遷撤並類等5種類型。本輪村莊規劃,將實現村莊發展有目標、重要建設項目有安排、生態環境有管控、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有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有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027個村莊規劃試點的編制工作,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在規劃中,鄉村美得像怡人小鎮,設施農業變身『果蔬工廠』。

  目前,哈爾濱有自然村3477個,相信不遠的未來,看得見綠水青山、聽得見潺潺流水、聞得到瓜果飄香、留得住鄉愁的典型鄉村將越來越多。

 
作者:羅彥坤文/攝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緊急提醒
  • 我省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哈市11條道路通車 改善交通微循環
  • 道外區城管局改裝設備助力冬季清冰雪
  • 市住建局解答入戶測溫方法
  • 我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
  • 61種藥品降價 最高降幅達98.3%
  • 20日起冰城正式實施電子駕駛證
  •   教育新聞  
  • 我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
  • 我省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11日起,哈爾濱多所高校恢復線下教學
  • 哈市中小學校線上線下教學同步推進
  • 8日起哈市分區縣(市)有序恢復線下教學
  • 關於繼續進行線上教學的通知
  • 哈市幼兒園、中小學校停止線下教學一周
  • 群力西區將新建一所綜合性學校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