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3號線兆麟公園站主體封頂|為3號線西北半環沿江9座車站中最深最寬的車站
地鐵3號線兆麟公園站封頂現場。
8月23日,隨著混凝土泵車高高的『長臂』緩緩收起,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兆麟公園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哈爾濱地鐵3號線全長約32.2公裡,是哈爾濱地鐵規劃九線一環的唯一環線,也是省內在建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社會影響最大的地鐵項目。其中,兆麟公園站為地下三層島式站臺結構,長150米、寬19.9米,最大開挖深度達27.6米,是地鐵3號線西北半環沿江9座車站中最深、最寬的車站,也是盾構機接收與始發施工的關鍵性控制工程。
兆麟公園站距離松花江僅470米,地質為全斷面富水砂層,地下水給基坑開挖帶來了極大風險。為保障施工安全與質量,項目部采用64幅深45米、厚1米地下連續牆拼接成緊密嚴實的主體圍護結構,並在地下連續牆接縫外側采用MJS高壓旋噴樁注漿工法,不僅節省材料,也使圍護結構更加堅固防水。哈爾濱冬季最低氣溫可達-30℃,當富水砂層與低溫相遇,工程質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克服凍融與凍脹對圍護結構帶來的影響,項目部采用國際領先的ECR檢測技術對車站進行『全面體檢』,尋找薄弱點並及時進行注漿加固,確保基坑不存在滲漏水風險。截至目前,項目部已實現基坑開挖『零滲漏』。
兆麟公園站位於中心城區的交通要道,周邊老舊建築物密布,車流、人流量大,施工場地面積狹小,深基坑開挖施工、大型機械設備運轉、材料運輸和儲存等工作開展多處受限。為確保建築物穩定性和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項目部多次邀請專家召開專家論證會,反復確認施工方案,在車站內部架設由兩道混凝土支橕與4道鋼支橕共同組成的支橕體系,測量人員與多方監測單位實時關注地面及建築物沈降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保障基坑開挖工作萬無一失。施工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集思廣益、精心組織,通過優化施工計劃、做實技術交底、加快工序銜接等方式,克服了復雜環境阻礙,順利推進施工。同時,項目部在施工場地外側圍擋實現綠化全覆蓋,並引入噪聲揚塵監控、聲屏障、霧炮機、噴淋、自動洗車設備等多項措施,切實做好文明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