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衛士』守護『大國糧倉』
基於5G網絡的北大荒『數字農場』打通生產全環節,實現『智慧耕作』
依托5G網絡打造的數字示范農場。
『嗡??』帶著風聲,一架大型無人機在北大荒閆家崗農場的廣袤水稻田上騰空而起,開始植保作業。水稻隨風輕擺顯出勃勃生機,走近細看,略顯青澀的稻粒已開始孕育灌漿,應和著水田裡巨幅的稻田畫,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喜慶豐收。3日,記者走進北大荒這片基於中國聯通5G網絡打造的數字農場示范項目,看到的是一個基於5G核心網的農業生產『感聯智控』場景,及由此形成的全產業鏈智慧農業。
稻田裡『沈默的衛士』
『現在整個農場已經實現5G網絡全覆蓋,通過5G網絡能夠實現整個農田全要素的數據采集。』聯通(黑龍江)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智慧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於洋告訴記者,基於聯通5G網絡,打通了『人、地、機、物、環』生產作業全要素,可以貫穿『耕種管收』全環節,激活農業發展要素資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水、肥、藥施用量節約2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10%以上,每畝增產5%?10%。
看著長勢喜人的水稻田,於洋指著水渠邊上的一個機器設備說:『這是自動水位儀,涉及到傳感器測控技術、IT信息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多種物聯網技術,可以根據土壤?情監測站和水位監測數據。經雲端分析,啟動或關閉灌溉執行系統,形成對農田的定時定量開啟渠灌閘門進行灌溉。』
在這片5G數字農場裡,默默守護著稻田的機器衛士還遠不止一個自動水位儀,遠處地塊裡還有一個將探頭伸向田間的『鐵家伙』,專家們叫它『葉齡儀』。通過5G+高清AI攝像頭,可以實現對水稻的葉齡智能診斷、病害識別、蟲害識別等場景,通過圖像分析技術,實現對水稻生長發育周期進行動態監測,為農事生產提供作物信息,實現精准作業。
田邊,幾臺擦得?亮的大型農機擺放整齊,農業專家馮德慧告訴記者,『基於5G覆蓋,現在農場的農機設備也全都進行了智能化革新,實現了無人化操作。多功能的拖拉機使翻地、整地、選地都不用人工了,一畝地能節省人工成本150?200元左右。』
『數字農場』經濟效益如何?
目前,在北大荒,有5個農場進行了數字化示范建設,覆蓋耕地2.3萬畝。基於5G技術進行節能降本增效,通過無人化、精准化作業,土地利用率提高0.5%?1%,增產5%?10%,畝增加收益200?300元。
於洋表示,『目前,5G數字創新應用能力體系,已可滿足各類農業主體數字化轉型昇級需求;可結合生態、文旅、科教、康養等板塊,打造多元化數字農場。依托5G高速率的網絡,通過全要素全過程的數據采集和相關智能算法,我們還可以實現黑土地保護以技防、以網治、以數管、以智護的創新場景,包含5G智能巡檢巡防、智能魚眼泡、侵蝕溝識別調度、輪作監督,秸稈還田智能管理、變量施肥減肥減藥,提供一系列的智能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