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十項舉措』鞏固提昇區域水質
阿城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幸福之都』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風光秀麗的阿什河阿城城區段。
阿城是個傍水而生、依水而興的地方,900多年前,女真人就在阿什河畔建都立國。古老的阿什河見證著阿城的發展,滋養著這裡的人民。如今,阿什河阿城城區段就像哈爾濱主城區的松花江畔一樣,不僅風光秀麗,景色怡人,也是當地人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這都得益於阿城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取得的成效。
阿城區境內水系發達,區域內共有大小河流101條,其中,阿什河、阿城河、海溝河、蜚克圖河和運糧河流域面積較大。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阿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實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河湖長制六項任務,出臺『十項舉措』,推動轄區河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讓每一條河流都成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
每一條河流、每一段水域都有責任人
城南溝是阿什河的一條支流,流經阿城區溪山美郡小區北側,這一區段恰好臨街,管轄該地區的金都街道辦事處,在岸邊用鐵柵欄設置了約200米長的防護網。
金都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世文介紹,以前,時常有人往這一區段偷卸殘土、垃圾,影響城南溝的水質和河道暢通,設置了防護網後,這種現象幾乎沒有了。此外,『街道級河長』每月巡查4次,『社區級河長』每月巡查6次,各級聯防聯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在城南溝『阿城一中』附近區段,岸上不僅有防護網,還立了一塊『金都街道社區級河長公示牌』,上面寫有街道級河長、社區級河長的姓名、職責及監督電話等內容。阿城區水務局副局長代春波介紹,像這樣的公示牌,全區設置了402塊。
阿城區城區段河湖長制落實得比較好,農村做得也不差。雙豐街道辦事處三陽村不僅在運糧河岸邊設置了3000餘米長的防護網,還在9個屯的重點部位安裝了13個監控攝像頭。村黨支部書記趙忠奇說,村裡養牛戶較多,沒安防護網前,有養牛戶將牛糞卸到運糧河岸邊,污染環境。現在,村級河長巡查時如果發現岸邊有牛糞,回去查看監控就能發現是誰傾倒的,然後要求其清理乾淨。村乾部通過大喇叭在全村廣播,提醒村民不要再亂卸牛糞,保護好環境衛生。每個屯都設置了垃圾、糞便集中堆放點,定期清理。
代春波介紹,阿城區境內的每一條河流,每一段水域都有責任人,共設置三級河湖長443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了責任網絡全覆蓋。
設立廢棄農藥瓶收集點,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對河流的影響
在阿城區亞溝街道辦事處吉祥村村外,有一處阿城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中心,堆放著大大小小的農藥瓶。吉祥村黨支部書記崔鋼介紹,這些農藥瓶都是從全區各鎮(街)收集來的,湊夠一大車就運到指定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
代春波說,阿城區每個村都有一個廢棄農藥瓶收集點,村民將廢棄的農藥瓶送到收集點可以換錢,提高了大家回收農藥瓶的熱情。在農技部門的督導下,銷售農藥的商店也負責回收農藥瓶,這些措施都提昇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改變了村民隨意亂扔的習慣。同時,各鎮(街)把保護河流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建立河湖專業保潔隊伍,對所有河流、湖泊、水庫、塘壩、小微水體實施全覆蓋,全力打造人民滿意,乾淨清潔的河湖生態環境。
測土配方對河流保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兩年,秋收過後,阿城區農技工作人員都會在全區108個行政村的地塊中取回土樣送到相關部門檢測,在第二年春耕開始前,將檢測結果送到農民手裡,指導農民精准施肥。這個舉措不僅起到保護黑土地、提昇農作物品質的作用,也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進而減少化肥對河流造成的污染,促進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建污水處理站,定期檢測水質,強化執法監督
近年來,阿城區不斷加大對水污染治理的投入,先後建起了多個污水處理站,禁止污水直排。
代春波說,2019年,阿城城區新建的日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部分鎮(街)也因地制宜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站,平山、料甸等鎮(街)的污水處理站已投入使用,有的鎮(街)污水處理站還在建設中。
平山是有名的『豆腐小鎮』,鎮政府曾謀劃招商引資擴大豆腐產業,但受制於污水處理這一問題不得不暫時擱置,建設污水處理站隨後被提上了日程。2020年,一座日處理200噸的小型污水處理站投用,不僅為豆制品企業產生的污水找到了出口,鎮區內居民生活污水也一同處理。這座污水處理站環繞平山鎮區鋪設了4公裡長的管線,昔日的排水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100多個馬葫蘆和埋入地下的排水管網。不僅助力平山豆腐產業走上快車道,也為當地保護綠水青山加了一道保險。
阿城區建設的蜚克圖污水管網已接入賓西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解決了蜚克圖4個居民區污水排放問題。黑龍江省護理高等專科學校也建設了日處理200噸的污水處理站,解決了學校和農墾家屬區生活污水排放問題。
阿城區水務人員還定期對境內河流水質進行檢測,發現有超標現象馬上查找原因,采取應對措施。今年,還將在蜚克圖河和阿什河生態小鎮附近河段建設兩處水質自動監測站。
在持續建設硬件設施的同時,阿城區也在加大對河湖的管理,強化行政執法日常巡查監管力度,截至目前,水政監察大隊已查處案件11起,涉及非法采砂、擅自傾倒殘土、擅自挖築魚池、非法取水等。
為全面落實河湖長制,今年,阿城區又出臺『十項舉措』鞏固提昇區域水質,讓綠水青山更好地惠及當地人民,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幸福之都』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阿城區『十項舉措』
1.加強督促各級河長嚴格履職,強化日常巡查檢查,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沿河重點部位,對流經村屯段、交通橋頭設置防護網,增設監控探頭,增設垃圾收集點,並及時做好轉運。
3.加強河湖日常保潔,做到有隊伍、有制度、有考核。實現『三無』,即無垃圾、無糞污、無漂浮物。
4.加強對村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和引導,提昇村民保護意識,將有關要求納入到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
5.指導村民科學施用化肥、嚴控農藥使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全面提昇農藥化肥等包裝物回收率。
6.嚴格管理規模以下散養戶,建設集中糞污收集點,嚴防糞污直接入河。
7.加強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清理整治排污口,嚴防私排偷排。
8.加強主要鎮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禁止生活污水直排。
9.加強城區污水截流乾管改造,打通堵塞點,實現應收盡收。
10.對季節性河流河道溝底進行疏順,避免積存水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