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冰城要聞
19.87萬公頃!大美濕地綻放冰城生態魅力
哈爾濱新聞網 2022-08-03 10:55:43 【 字體:
 

19.87萬公頃!大美濕地綻放冰城生態魅力

作為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哈爾濱持續加強濕地資源管理、保護,已形成『項鏈式』濕地景觀布局

冰城夏都迷人的濕地美景。

  冰城盛夏,人們最戀濕地公園,只需輕輕走近,那種『唰一下』的清涼感就會迅速包裹全身。這種大自然饋贈的渾身通泰,怎是空調房可以比擬的!

  2018年10月,哈爾濱被正式評定為首屆『國際濕地城市』。當時,《濕地公約》組織將此殊榮授予全球首批18個城市。這是對冰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絕佳肯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市牢固樹立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截至目前,哈爾濱擁有各類濕地已達到19.87萬公頃,強大的『環境改善力』釋放出無限生態魅力。

  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城市生態持續改善

  水裡,塔頭叢生,蘆葦搖曳;天上,鷗啼聲聲,白雲點點。盛夏時節,冰城夏都一派迷人風光。近年來,哈爾濱市對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轄區內19.87萬公頃濕地展現出強大的環境改善力。魚類、兩棲類動物增多,引來更多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成為哈爾濱人引以為傲的成果,這裡儼然成為一個動植物的活體博物館——哈爾濱現有《黑龍江濕地名錄》確認濕地面積19.87萬公頃,建有國際重要濕地1處,建成濕地類型省級自然保護區8處,濕地公園15處,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湖泊濕地、人工濕地齊聚。濕地生物多樣豐富,種子植物63科315屬848種,佔黑龍江省種子植物的35%左右;底棲無脊椎動物57種、脊椎動物6綱39目105科470種,珍稀瀕危動物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也在哈爾濱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因為擁有環境改善的持續力,2018年10月,在國際濕地組織第13屆締約方大會上,哈爾濱被評定為首屆『國際濕地城市』並授牌。獲得『國際濕地城市』殊榮,進一步推動了哈爾濱濕地保護與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標准化與國際化。同時,通過與濕地國際組織建立積極緊密的關系,獲得城市品牌的宣傳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為這座東北亞的國際大都市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生態與人和諧發展享受『向往的生活』

  藍天碧水的哈爾濱,賞花、釣魚、觀鳥、戲水已成為休閑生活的常態,人們享受到了優良生態帶來的品質生活。

  盛夏的哈爾濱,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散發著絲絲涼意。地鐵2號線太陽島站上下車的人數,不斷刷新著客流量,身背『假日行囊』的哈爾濱人,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地來到太陽島上,那裡有這座城市埋藏的『三野情趣基因』,一代一代鑲嵌在人們的鄉愁記憶裡。

  與父輩們所見不同,現在的孩子們在太陽島上經常與野兔、野雞、獾、松鼠、刺蝟巧遇,這還不算抬頭就見的鳥兒們。

  市林草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太陽島只是冰城夏都生態的一個縮影,卻折射出冰城濕地生態的優秀。在保護區域濕地資源基礎上,哈爾濱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依據景觀資源屬性、特征和景觀資源地域分布、空間關系,實現景區發展;如何全面提昇以松江濕地為核心的自然景觀資源、以冰雪文化為核心的人文景觀資源品質,以城為依托,以松江濕地和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城市品牌;如何把區域建設成濕地群落體系完善、生態環境優良、四季景觀魅力獨特、活動內容豐富、旅游設施完備、綜合效益顯著,節能低碳環保,具有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市民休閑游憩基地和國際一流的風景旅游勝地。

  在『生態與人和諧發展』的考量下,目前,哈爾濱形成了以松花江為紐帶,南有『以哈東沿江濕地和白魚泡為主的濕地景觀』,北有『太陽島、阿勒錦、呼蘭河口濕地沿線為主的新區濕地生態景觀系統』的『項鏈式』濕地景觀布局。

  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改善綻放冰城生態魅力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偉大事業。哈爾濱不斷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改善,綻放冰城生態魅力。

  多年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扛起了濕地生態建設守護者的重任,先後編制並實施了《萬頃松江濕地保護與利用規劃》及配套規劃、《哈爾濱市濕地保護中長期規劃(2019-2035)》,頒布了《哈爾濱市濕地保護辦法》,制定了《哈爾濱市濕地生態資源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成立了『哈爾濱市濕地保護管理領導小組』;明確了區、縣(市)政府主體責任,並將濕地保護相關指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積極挖掘濕地生態價值,每年依托濕地資源舉辦的夏季『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和冬季『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城市創造直接和間接價值達430億元。

  哈爾濱積極開展濕地專項治理行動,實施了松花江全流域水生態系統恢復和『三溝一河』兩岸整治工程,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市政府投資1800餘萬元建設1000餘平方米的哈爾濱濕地宣教館,全方位向市民展示哈爾濱寒地濕地的優美畫卷。成立了哈爾濱市濕地保護協會,搭建起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濕地保護的橋梁和紐帶。

  保護濕地功在當代、生態平衡惠及千秋。哈爾濱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全面加強濕地資源管理、保護與利用,促進哈爾濱的生態文明建設再添新亮點、再登新臺階。

  國際濕地城市

  『國際濕地城市』創建於2017年,在國際《濕地公約》締約國大會上首次提出,其主旨強調在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充分考慮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強調城市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間的密切關系。同時,通過『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科學推進城市對濕地保護的進程,實現濕地的合理永續利用。

  『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先由各國政府提名,經聯合國旗下國家政府間機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估認證,最終向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城市授牌頒獎。『國際濕地城市』的申報與創建,代表了一個城市對濕地生態保護的最高成就,是一塊分量厚重的『金字招牌』。

  2018年10月,哈爾濱被正式評定為首屆『國際濕地城市』。

  

 
作者:哈爾濱日報記者王辛娜    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肖揚
  頭條聚焦  
  • 哈市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
  • 上半年市財政累計安排穩崗補貼3.3億元
  • 上半年全市共減免緩退稅費107.8億元
  • 職工醫保階段性緩繳全面推行『免審即享』
  • 哈投智慧供熱項目擬8月末開工建設
  • 小規模納稅人填申報表開發票 『一掃即知』
  • 香坊道路挖掘審批24小時內辦完
  • 移動核酸采樣帳篷變『小屋』 規范又美觀
  •   教育新聞  
  • 小學+初中 | 長江路學校預計9月開建
  • 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
  • 哈爾濱新區將添兩所學校兩所幼兒園
  • 哈市中考第二次志願填報19日開始
  • 哈市省重點高中一批次統招分數線公布
  • 哈市『雙減』工作初步實現階段行目標
  • 哈市中考(九區)總成績位次出爐
  • 哈爾濱市教育局發布暑期校外培訓提示
  •   時政新聞  
  • 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這裡都有
  • 舊冰袋是什麼垃圾?
  • 普查知識,需你知曉
  • 雞蛋殼、雞蛋盒是什麼垃圾?
  • 本色衛生紙真有那麼好嗎?
  • 用繩紮中指 可治流鼻血
  • 就這麼寸 喝口飲料 舌頭被蜂蜇了
  •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
  • 咖啡渣的六個妙用
  • 揉眼導致散光?假的
  •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