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冰城的中央大街上,緊挨著大安商店有家冷飲廳,一間房的小門臉,卻承載著孩子們的『貪婪』。每到盛夏,冷飲廳裡摩肩接踵,奶油雞蛋冰棍『一毛五』、咖啡冰棍『一毛』……在『冰棍三分五分』的年代,『中央大街上的老味道』深深鑲嵌在老哈爾濱人的記憶深處。可就在這個夏天,產自哈爾濱通河縣的冰淇淋,忽然間成了哈爾濱人的新寵,原因竟是這冰淇淋的口味,跟『中央大街上的老味道』『北方大廈冰棍』『香坊冰棍』都對得上。
記者走進企業車間探營發現,因為真材實料,『通河冰淇淋』纔征服了極具美食鑒賞力的哈爾濱人。為生產冰淇淋,相關企業在通河縣投資了1.5億元。
盛夏時節,在通河經濟開發區內,黑龍江百家得冷凍食品車間裡的13條生產線開足了馬力,這裡出產的40餘種冰淇淋,不僅打開了冰城市場,還覆蓋了全國一線城市,每年從這裡賣到全國的冰淇淋近萬噸。
車間主任苗利佳指著一款小巧的冰淇淋告訴記者,這是車間裡最貴的一款產品,名叫『索菲亞原巧』,被譽為『冰城哈根達斯』。這款產品瞄准高端冷飲市場,以『北緯47°黃金奶源帶』飛鶴原生態牧場生牛乳、進口純可可脂巧克力為原料,一小盒25元。
自2011年黑龍江百家得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落戶通河經濟開發區至今,已從一條生產線發展為黑龍江省產銷規模最大的冷飲生產企業,總投資1.5億元。廠長張金東說,『百家得』十年磨一劍,目前已擁有冷飲行業中最為先進的現代化倉儲裝備,索菲亞威化、索菲亞原巧、索菲亞碗糕、瓜子臉、老鄉等40餘種產品已覆蓋除新疆、西藏等地區的全國市場。去年工業產值1.4億元,利稅443萬元。
『百家得』生產規模逐年擴大,直接拉動通河縣本地勞動力就業,企業提供的300多個就業崗位招聘的都是當地人。談起每天與冰淇淋打交道的這份『甜美』工作,工人李曉偉說:『濃郁的奶香和巧克力香氣,真的能醉人!在家門口打工,每個月拿4000多元的工資,這個收入在縣城不低了。』李曉偉負責質檢,每天從她手裡過的冰淇淋起碼也要幾萬支,自動化生產線上下來的不合格產品都要經她挑出。由於接觸的是直接入口的食品,她每次進車間都要經過風淋通道和兩次嚴格消毒,車間還規定不得使用化妝品,嚴格按照制藥標准生產。長期的工作中,她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哪怕是細小的包裝破損都過不了她這一關。
10年間,『百家得』蓬勃發展與通河縣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從企業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有『服務專班』跟進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通河縣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局極力為企業紓困解難,開闢『綠色通道』保障冷飲安全生產和運輸,使企業保住了原有市場份額,銷售再創新高。
張金東介紹,冰淇淋近年來已經從一款傳統的解暑冷凍飲品轉變為一種原料豐富、口味多元的休閑食品。10年間,企業不斷調整生產線、改良技術,抓住了發展機遇。其間,曾多次專門接納冰城消費者的寶貴意見,進行產品更新迭代,哈爾濱消費者是企業最基礎的顧客群體。下一步,企業要讓『通河冰淇淋』在全國市場闖出更廣闊天地,在全國冰淇淋市場融入更多冰城元素,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