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哈爾濱新聞網  >  哈爾濱論壇
劣質煤怎麼進的爐膛?
//harbin.dbw.cn  2006-12-13 06:49:39
 

  東北網電據哈報網訊金祥

  都是劣質煤惹的禍!顯然,這難以解釋新疆烏魯木齊停止供應暖氣的真實原因,以之來搪塞公眾顯然蒼白無力而且無法服眾。順著劣質煤的線索,公眾很輕易地就能理清其中的邏輯脈絡:劣質煤何處生產,何人批准何人具體負責買進,哪個單位做過檢測……一路下來,不僅能夠找出具體的擔責人員,還能厘清其中的監管漏洞。雖然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其中明顯充滿著人為事故的痕跡。這些明顯的疑點,不僅是有關部門未來矯正或處理的著力點,也是化解民意詬病,撫平百姓情緒的必然之舉。據最新消息,烏市進入供暖季節以來,所需燃料供應日緊,合格優質的煤炭只能供應80%,那20%的缺口無奈只能由劣質煤填補。但是,某些部門的僥幸心理或許比劣質煤這枚『不定時炸彈』更為危險,這不僅使那20%的劣質煤作祟增添了『人禍』色彩,更使烏市公眾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威脅。

  事實上,烏市停暖事件不僅敲響了燃料供貨環節的問題和人為因素的警鍾,更大的警訊還在於警醒了人們對烏市處理突發性公共危機能力的擔懮。一是烏市作為供暖大市,竟然在燃料的市場供應上捉襟見肘,顯見缺乏未雨綢繆的民生設計;二是鍋爐癱瘓後沒有替代鍋爐,更缺乏風險評估和應急能力;三是恢復供暖竟要三日,折射出其危機處理能力不足;四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以及和公眾對話的渠道,致使民情發酵並帶來市場搶購電暖器的風潮。

  根據社會發展規律,當國民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時,社會突發事件頻發,由此引發的對社會形成較大衝擊的公共危機明顯增多。因此,自2004年『非典』疫情肆虐以來,中國政府自上而下加強了對公共危機事件的認識,各地紛紛將公共危機處理機制的構建提上日程。今年3月9日,全國人大宣布將制定突發事件應對法,更從法律層面確認了建立公共危機處理應急機制的必要性。但是,從烏市停暖事件觀之,建立有效的和適合地域特點的公共危機處理應急機制依然任重道遠。

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    來源:    編輯:全先軍
 相 關 新 聞:
招 商 引 資
 
 
哈 爾 濱 論 壇
· 細節決定成敗
· 世象品評 可貴的『安心乘車卡』
· 世象品評:如此『炫耀』實為違法
· 大愛,以城市的名義
· 最好的教育
· 世象品評:民生問題不是『皮球』
· 告別庸俗的祭掃
· 農民的觀念

      進入論壇>>
哈爾濱新聞網-東北網
版權所有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