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電據哈報網訊林時
『說不熟悉,大家見面時都會老張、老李地打招呼;說熟悉,具體每個人叫什麼名,是做什麼的,誰都不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以上這一類社會交往:或是住同一個小區,或是乘同一線路的車,或是彼此孩子是同學,或是同在一個病房住過院,等等等等,我們往往把這稱為『一面之交』或『泛泛之交』。而無論是『一面之交』還是『泛泛之交』,大抵都是沒啥更多交往的(一般也沒想更多交往),更談不上在為難遭災時相求相托。然而,就是一群說不熟悉見面都打招呼,說熟悉又不清楚對方叫啥名做啥工作的江畔『練友』,以一顆顆赤誠之心,把『一面之交』和『泛泛之交』演繹得如此感人,讓人讀了眼熱、心熱,讓人讀了淚水就在眼圈裡轉!
我們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不僅帶給我們新的生活方式,也使我們面對新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重視和優化這些新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為其注入傳統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使其具有時代精神,對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方面,江畔『練友』們以自己的行動,在市民中樹立了榜樣。希望在我們這個城市中,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感人事例和更多類似『江畔練友』的感人群體不斷湧現出來!
哈爾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