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電據哈報網訊王青蘇
河南省洛寧縣縣委原有的辦公樓在2004年作為危房被拆除了,至今再沒有修建。堂堂的縣委機關就在縣城的各個角落租房辦公,縣委的牌子都沒處掛。洛寧縣不算很窮,按理說蓋辦公樓不成問題,那麼為什麼沒有蓋辦公樓呢?該縣縣委書記高維勛是這麼認為的,洛寧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而且都比建辦公樓要緊得多。四處租房辦公的縣委,該花錢的地方卻花得大方。時下修建豪華辦公樓之風盛行,洛寧縣委卻租房子辦公,令人耳目一新,可敬可佩。
與洛寧縣縣委相反,一些貧困縣卻患上了『擺譜癥』。陝西省佳縣是一個財政赤字嚴重的貧困縣,為發展當地的紅棗產業,省裡相關部門給該縣撥款數百萬元。可在該縣主要領導的拍板下,這筆原本用於專項科技扶貧的款項,卻蓋成了縣政府的辦公大樓。湖北省陽新縣是個國家級貧困縣,不少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下。而該縣交通局卻大肆揮霍國家資金,將一處耗資1000多萬元的辦公大樓閑置5年不用,又打算投資400萬元另蓋一棟辦公大樓。
這使我想起開國總理周恩來拒蓋國務院大樓的往事。新政府成立後,國務院的辦公地點設在中南海。房屋破舊,采光也差,一些部委的領導向總理建議,建一個政府大廈。周總理耐心做說服工作:建政府大廈不是當務之急,利用中南海現有的舊房屋,一樣可以開會、辦公。他說:『我們共產黨人是為人民服務的,只要我當一天總理,就不蓋國務院大樓。』
當前,百業發展,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特別是貧困地區,更要把錢用在發展生產上和改善群眾生活上,而不能追求『星級辦公樓』。辦公樓越『超前』,和群眾的距離就會拉得越大。領導乾部要慎握手中的一支筆,錢往哪裡批,要多斟酌細思量。
哈爾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