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中國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是東北地區最早建立黨組織的城市,是領導東北地區黨的活動和抗日戰爭的指揮中心。
烽火連天處,崢嶸歲月稠,波瀾壯闊的戰爭歷史給哈爾濱留下了眾多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遺跡,這些紅色的資源猶如一座座閃耀星空的歷史豐碑,展現出哈爾濱城市精神中的紅色底蘊。
正值『七一』,喜迎黨的二十大,哈爾濱市推出了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讓大家沿著紅色足跡出發,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在革命遺址遺跡中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感受哈爾濱城市精神內涵和老一輩革命志士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紅色線路1
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 東北抗聯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 蕭紅故居紀念館
線路詳解↓
1.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
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館名『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同志視察黑龍江紀念館』。
2.東北抗聯博物館
東北抗聯博物館是在原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於1986年7月1日建成開館,現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東北抗聯歷史展示平臺。
3.東北烈士紀念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於1948年10月10日,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首家革命紀念館。
4.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曾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的最高領導機構辦公地。這座住宅成為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抗日斗爭的總指揮部和省委的文件庫。
5.蕭紅故居紀念館
蕭紅故居紀念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蕭紅在此生活了16年。
紅色線路2
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在哈聯絡處(馬迭爾賓館) → 中央大街→ 中東鐵路印象館
線路詳解↓
1.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在哈聯絡處(馬迭爾賓館)
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是我國『新政協籌備活動舊址』。1948年,全國解放在望,沈鈞儒、章伯鈞、蔡廷鍇、李濟深、何香凝、馬敘倫、許廣平、茅盾、章乃器、柳亞子、馬寅初等40餘名民主人士陸續輾轉抵達哈爾濱市,在這裡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共同協商新政協的籌備工作,共商建國大計。
2.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亞洲最長、中國最早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與哈爾濱建成幾乎同步,是聯結哈爾濱現代、歷史和文明的交織點。
3.中東鐵路印象館
中東鐵路印象館館捨始建於190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館藏文物1000餘件。
紅色線路3
哈爾濱黨史紀念館→ 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紀念館→ 李兆麟將軍紀念館→ 哈爾濱規劃展覽館
線路詳解↓
1.哈爾濱黨史紀念館
哈爾濱黨史紀念館是全國首家地方類綜合黨史紀念館,以1923年至1958年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的歷史發展為主線,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帶領哈爾濱人民團結奮斗、不斷進取的歷史畫卷。
2.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紀念館
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紀念館系統展示了人民音樂家鄭律成六十二載革命音樂人生,現館藏藏品總數為3102件。
3.李兆麟將軍紀念館
李兆麟將軍紀念館以李兆麟將軍的成長和革命經歷為脈絡,以大量歷史照片、實物和珍貴檔案,再現了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當年的戰斗歷程。
4.哈爾濱規劃展覽館
哈爾濱規劃展覽館通過高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城市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藍圖。
紅色線路4
第四野戰軍紀念館→ 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
線路詳解↓
1.第四野戰軍紀念館
第四野戰軍紀念館所在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舊址。第四野戰軍紀念館是全國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2.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
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是全國首家以將軍文化為主題的民營博物館,現館藏珍品達15000件。
紅色線路5
靖宇公園→ 南崗博物館
線路詳解
1.靖宇公園
靖宇公園始建於1917年,是哈爾濱最早建成的公園之一。1985年,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公園改名為靖宇公園。1997年,楊靖宇塑像落成,該園成為哈爾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南崗博物館
哈爾濱市南崗博物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始建於1904年,是中東鐵路時期留下的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珍品,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後稱四野)指揮部曾在此辦公。
紅色文化像一顆火種
在一個世紀的時空裡
繁衍著強勁的生命力
激勵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繼續前行
這個『七一』
讓我們沿著紅色足跡出發
奔赴一場紅色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