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與病毒賽跑,日檢樣本5500份
他們是抗疫戰場上的『排雷兵』
檢驗師正在PCR實驗室內進行加樣。
檢驗師整理完成提取、等待結果的樣本。
在疫情防控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默默地付出,他們與病毒距離最近,每天在負壓實驗室裡,穿著厚重防護服,一遍遍重復著相同的動作,用快、穩、准的工作模式,與病毒賽跑。近日,記者走進哈爾濱市第二醫院PCR實驗室,揭秘這些『幕後戰士』的抗疫故事,講述一個樣本到達實驗室後的檢驗流程。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在主任孟詠梅的帶領下,我們檢驗科就開始了全員在崗的工作模式。這個實驗室不僅承擔本醫院核酸采集處的樣本檢測,還要接收集中隔離點樣本、社區篩查樣本和市、區疾控中心送來的樣本等。每天工作量很大,科室專門進行了科學的人員安排,大家分班次上崗。』檢驗科檢驗師康雪嬌說,核酸檢測是一項科學嚴謹的工作,實驗室裡的工作不輕松。
康雪嬌介紹,檢驗師進入實驗室需要穿戴好防護裝備,樣本抵達實驗室後,檢驗師接收、拆包,核實信息後一個個擺樣排序。然後,檢驗師根據待檢樣本數量,配置核酸檢測必備的試劑和輔助耗材,完成加樣工作。接著便進入了最『考驗』的時刻——核酸提取,一份樣本提取,需要將5微昇(約有小米粒大小)的提取液加到反應管,檢驗師要在穿戴厚重防護設備的情況下,用被兩層手套『緊箍』的手完成這項『精細活』。完成加樣後,檢驗師再把樣本逐個放入PCR擴增儀一起擴增。檢測完畢後,需要進行分析並上報報告,最後一項是收尾工作,就是實驗室整體徹底消殺。
『核酸實驗室是負壓的,在層層防護下呼吸都困難,我們出了實驗室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呼吸,享受新鮮空氣。』康雪嬌說,每次完成實驗室工作,脫下防護服的『戰士們』渾身的衣服一定被汗濕透了,可是這時工作還沒有結束,這撥人出了實驗室,還需要立即為下一個班次的同事做好准備試劑、耗材等『後勤』工作。
一個動作重復千餘次,看似簡單的步驟,卻凝聚了專業人員的快、穩、准,日檢5500份樣本的背後是檢驗人員用專業和汗水堆砌而成。也正是冰城核酸檢驗人日以繼夜的默默堅守,為市民築牢嚴密的『防護網』。
|